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十万大军入北极熊国,苏长青抵达斯达林格勒 (第3/3页)
水温度,但我军潜水员为了国家发展大计无惧严寒,多次下水进行作业,可好不容易将钢索固定,就被苏军炮火炸断了,潜水员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找机会再次下水作业。
最后,经过长达20多天的不懈努力,我军终于将这辆T–62坦克打捞上岸,可为了这辆坦克。
我军却先后牺牲了几十名英勇的边防军战士,所以这辆T–62坦克真可谓是带血的“珍宝”。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我军虽然使用了多种反坦克炮,如56式85毫米加农炮、59式100毫米坦克炮和75毫米无后坐力炮。
但这些武器在实际交战中均无法有效击穿T-62坦克的正面装甲,往往只能对坦克造成非致命损伤或者完全无效。
而真正使T-62瘫痪的是反坦克地雷。
钢铁意志!
当然是一支军队断不能缺少的精神脊梁。
而钢铁洪流!
也是一支军队的重要支撑。
抗鹰战争!
我志愿军打出了赫赫威名,令北极熊国高层为之刮目相看。
这才有了之后,北极熊国对我国的大力支援。
毕竟扶不上墙的阿斗,也没谁愿意去扶。
如今!
三十万大军入北极熊国,其实也是出于这方面的政治考虑。
而得到的技术!
只要消化干净,便能大力助推我军军工的腾飞。
“放心,亲爱的达瓦里氏。”
“你们是我们的英雄,是我们北极熊国最好的朋友。”
“我们一定将这些英雄的战士,运到斯达林格勒去!”
“你就放心吧!”
苏长青点了点头,与这位负责转送士兵的北极熊国将领寒暄了不久之后。
带上了几个贴身的警卫员。
苏长青在这个名将阿廖沙同志安排下,来到了西伯利亚的一处军用机场上。
在这座秘密军用机场上早早停着一架军用飞机——雅克-6“婴儿床”。
雅克-6空重只有大约1400千克,采用悬臂式下单翼,双引擎驱动,双人驾驶,体积不大的客舱内可以容纳4名乘客,或者拆除座椅运输500千克的货物。
因为战争期间物资紧张,飞机以松木、胶合板和亚麻布为主要材料,就连油箱都是用化学浸渍后的胶合板制成,整架飞机只占用少量宝贵的战略资源。
其最大飞行速度23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8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约900千米,最大升限约3400米。
这是一架刚服役不久的战机。
在得知苏长青抵达了西伯利亚的某地之后。
时任斯达林格勒保卫战的实际指挥官——朱可夫。
直接一通电话,打给了这位负责转运大夏第一方面军的阿廖沙将军。
这架北极熊国刚投入使用不久的战机,被特意留了下来。
以搭载苏长青与其随行人员,尽快抵达斯达林格勒。
看得出来,朱可夫很希望早点看到苏长青的到来。
而且朱可夫似乎也相信,大夏国第一方面军的抵达。
将给眼下,情况并不是太好得斯达林格勒保卫战。
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伴随着雅克6战机的腾空而起。
这架战机朝着北极熊国的某中转军用机场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