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章 震惊的廖所:他真把自动步枪造出来了? (第1/3页)
作为一代经典的神枪,只是略微出手,就给一众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李局长忽然想到了什么,带着一丝期待问道:“赵杰同志,既然这支步枪生产成本几何?我们现在能够进行量产吗?”
对于一款步枪来说,成本和量产工艺绝对是两个核心指标。
否则就算这把枪再优秀,也会被束之高阁。
赵杰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支步枪的成本相较于50式半自动步枪而言,生产成本其实只高出了三分之一。
其一是50半所使用的硬木枪托价格偏高,枪管也要比它更长一些,所以成本偏高了一些。”
听到成本只高了三分之一,李局长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只要成本不高,那么大规模量产绝对不是问题。
可如果这样的话,50式半自动步枪岂不是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成本这么高不说,性能根本就无法和50式突击步枪相比。
然而赵杰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落下去的心差点死去。
“不过它的加工要求却相对较高,特别是机匣部件,公差要求不得大于0.03毫米。
而且机匣由于采用铣削工艺,光是加工就需要8个小时,成品率不足60%。”
李云龙听不懂这些,但李局长怎么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龙国机场本身就落后,精度普遍都在0.1毫米上下。
0.03毫米的公差必须要依赖高精度的机床不可。
这也意味着国内根本就没有几家兵工厂能够生产这支步枪。
东北的112厂和101厂或许是唯二两个符合条件的。
之前甚至只有112厂,101厂还是因为赵杰修好了F1万能铣床才具备加工条件。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也就算了。
这机匣加工不仅精度要求这么高,耗时还这么长,成品率也不高。
这也就注定这款步枪的产量不会太高。
对于机匣这一点,赵杰其实也有办法,那就是采用冲压工艺。
这样机匣加工时间将会从8个小时减少到45秒。
但这玩意加工需要三工位连续摸冲压机床,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