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赚第一桶金 (第1/3页)
轧花机的轰鸣声震得油井房的窗户直响。林晚星蹲在机器旁,看着雪白的棉絮从出料口涌出来,像刚落下的雪堆在麻袋里,心里的热乎劲比灶膛里的火还旺。
“最后一袋了!“ 王二柱把沉甸甸的籽棉倒进进料口,额头上的汗珠砸在铁皮机身上,“晚星丫头你看这绒长的,纺织厂的人指定得乐疯!“
林晚星抓起一把刚轧好的皮棉,纤维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50 株改良棉苗,本以为能收百十来斤就不错,没想到每株都结得坠弯了枝桠,最后竟称出整整 200 斤籽棉,轧成皮棉也有 80 斤出头。
【系统提示:优质皮棉 82 斤,按 4 元 / 斤计算,可获 328 元。检测到纺织厂溢价收购,实际到账 3000 元。】
多出的钱是李厂长给的,说这批次棉花的品质远超预期,特意加了奖金。林晚星捏着手机里的到账短信,数字 “3000“ 刺得眼睛发疼 —— 这是她有生以来见过最多的钱,比陈建军当年给的彩礼还多出一半。
“分钱了!“ 她把预先数好的钞票往石桌上一拍,崭新的票子在阳光下闪着光,“按之前说好的,出力多的多拿,大家过来领!“
村民们围上来,手都在抖。老李头颤巍巍地接过 300 块,数了三遍才揣进怀里,浑浊的眼睛里滚下泪来:“活了大半辈子,头回靠种棉花挣这么多......“
“我也有 200!“ 瘸腿的王二柱举着钱蹦起来,差点摔倒,“够给我家娃买新书包了!“
林晚星看着他们的笑脸,心里像被棉絮填得满满当当。她留了 2000 块,剩下的全分了,连平时最胆小的刘寡妇都领到 150 块,抱着钱直抹眼泪。
分完钱已是傍晚,林晚星揣着剩下的钱往镇上赶。摩托车在土路上颠得厉害,她却觉得浑身轻快,像长了翅膀。路过供销社时,玻璃柜里的婴儿摇篮突然撞进眼里 —— 藤编的,带着月牙形的栏杆,摇起来还有细碎的铃铛声。
“这个多少钱?“ 她指着摇篮问老板娘。
“80。“ 老板娘打量着她沾着棉絮的衣服,“这可是县城货,结实着呢。“
林晚星没还价,掏出钱就买下了。她抱着摇篮往回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突然觉得脚下的路都软和了。以前总觉得日子像块嚼不动的硬馍,现在才尝到点甜味。
回到油井房时,村民们还没散。老李头带着人在院里搭了个新灶台,王二柱正劈柴,烟筒里冒出的青烟在暮色里打了个旋。看见林晚星怀里的摇篮,都笑着起哄:“念念有新窝了!“
林晚星把摇篮摆在炕边,垫上洗得发白的褥子。念念正被刘寡妇抱着,小手抓着个棉桃啃得香,看见新摇篮突然伸胳膊要扑,嘴里发出 “啊啊“ 的欢叫。
“小馋猫,以后这就是你的窝了。“ 林晚星把女儿放进摇篮,轻轻一推,铃铛 “叮铃“ 响,惹得小家伙咯咯直笑。
【系统提示:检测到目标情绪愉悦,胡杨值 + 10。当前可兑换 “高产麦种“100 斤,适应贫瘠土壤。】
林晚星眼睛一亮。之前兑换的 20 斤麦种收了不少,村民们早就眼馋了。她当即兑换了 100 斤,看着金灿灿的麦种从系统面板里落到麻袋里,心里的主意越来越清晰。
“叔伯婶子们,“ 她把麦种扛到院里,解开袋口,饱满的麦粒滚出来,在月光下泛着光,“这是改良过的高产麦种,成熟期短,还耐盐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