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运鹏立场 (第1/3页)
翌日上午,大伙刚吃完早餐,王运鹏便带着张鑫走进了216办公室。
“怎么样?如何开展工作,大家有想法了吗?”
冷刚柔率先回答:“我没什么想法,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干。”
王运鹏微微皱了皱眉,对这个回答,显然是不满意的。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摁着人家的脑袋非要说出个子丑寅卯吧。
“小孔你呢?”
孔绍钧煞有介事的拿出一个本子:“我想了想,无非就是三种办法。一个是要求全市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把自查出来的问题汇总上来。这一点可以和其他组共同进行。然后依照问题的层次,分发给各区县各单位去处理。”
说着还停顿一下,观察王运鹏的反应。
见王运鹏表情没有异样,才接着说:“第二个是广泛发动群众,征集相关问题线索。这里就可以和自查自纠的清单作比对,已经有了的,不再重复处理。没有的,照样分级分层办理。”
“第三个就是密切跟踪跟进。一方面对过往举报的违规兼职取酬的案子进行复查清理,尤其是没有办结的,要重点核查。另一方面就是随机抽取一些县区的案子,下沉督导走访,看一看是不是办到位了。最后再选取一些典型案子,向社会通报,发挥警示作用。”
孔绍钧的回答,没有任何问题,都是中规中矩的做法,而且是经过反复实践后最稳妥的办法。
但还是那句话,太普通了。如果按照这样的办法去做,那专班的作用,就跟信息核查员没啥区别,整天坐在办公室,等着送上门的案子就行,然后分发下去,再等着下面的反馈。
这样的路数,显然与李解讲话中所强调的“突破以往模式”背道而驰了。
王运鹏未置可否,而是紧接着问:“郑方圆,你觉得呢?”
注意,王运鹏问的是“你觉得呢?”也就是让郑方圆对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