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水元成神,终为天地山川主 > 第86章 婉娘你啊,总爱玩些新花样

第86章 婉娘你啊,总爱玩些新花样

    第86章 婉娘你啊,总爱玩些新花样 (第2/3页)

孩儿更不能看。

    唯有水缸里那条草鱼,瞪着大大的鱼眼泡。

    阿巴阿巴。

    ……

    饭桌上,陈顺安将上午打探到的消息,告诉刘刀疤及一干女眷。

    得知官府已开始整顿山河,众人齐齐松了口气,气氛也变得更加活络起来。

    饭后,陈顺安、刘刀疤、三德子聚在桌前,翘着腿,吞云吐雾,吃瓜喝茶。

    任由女人们收拾残羹剩菜,打扫卫生。

    刘刀疤、三德子是早就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全盘接受圣朝的传统和风气。

    而陈顺安则是入乡随俗,没必要大搞什么人生来平等,男女共权的‘超现实’主义。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刘刀疤说:“陈哥,上面那个李氏,他家娃儿李东阳你可熟悉?”

    陈顺安道:“从小看胡同里这些青钩子长大的,自然熟悉,咋了?”

    刘刀疤一家人,这几日便是暂住在李氏家中,自然也是花了钱,给了留宿费用的。

    李氏不觉唠叨,反而念着陈顺安的好,还给他送了些自家泡的咸菜干。

    刘刀疤说:“李东阳那娃儿有点意思。晚上凿壁借光,借我们这屋的蜡烛,研究一本不知从哪里买来的不入流武功秘籍,撅着个屁股,摇头晃脑的……

    我当年要是有这习武的劲头,早踏马的突破二流了!”

    刘刀疤笑骂了句。

    陈顺安、三德子两人都笑了。

    陈顺安道:“除了李东阳外,胡同里还有个唤作张望月的,这两个小鬼,之前总偷听我练武,猫在墙角,穿一条裤子的。

    李东阳根骨不错,但学文不成,只能习武,为人老实;张望月根骨低劣,但才思敏捷,有小神童之称,备受私塾先生的赞誉,就是心里花花肠子比较多。”

    三德子有些诧异道:“哦?这两倒是对性格互补的总角之交。”

    人上了年纪,似乎总爱议论小孩。

    或许是因为,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对了,有家唤作‘聚兴斋’的鼻烟店开业,给了几张小票儿,说是能免费品尝三次。”

    刘刀疤似乎想到什么,一阵摩挲,从怀里掏出几张崭新的小票。

    巴掌大,是私做的。

    正面写着‘香妙心清膏’四个大字,聚兴斋的招牌,除此之外还有些灯具、鼻烟壶模样的图案。

    反面则是写着多少日正式开业,此票可作三次,又记载了这‘香妙心清膏’的妙处,诸如清脑、醒目、避瘟、祛痒等……

    刘刀疤继续说着:“那送小票的说,聚兴斋早就试营业许久了,县里城里,听说连京师都开有分店,广受百姓好评。”

    三德子一边听着,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小票。

    而陈顺安拿着小票,也不知看到了什么,脸嗖的一下就阴沉下来。

    小票上的灯具,不就是上午在街上看到的那些花花绿绿,五彩斑斓的太谷灯?

    而那鼻烟壶里,用一点墨水轻点,隐约看得出是一只丸状的药膏。

    丝丝缕缕有些熟悉,但更加稀薄、几不可闻的幽香从小票上传来。

    还鼻烟膏?

    不过是打着鼻烟的幌子,卖的是芙蓉膏火!

    或者说,是平民版本的芙蓉膏火。

    改头换面,取名香妙心清膏!

    ……

    灯光摇曳。

    一本盘得包浆的日记本,在陈顺安手中翻开。

    上尊郑东家语录:

    “圣朝954年春,武清县大旱,县府赋税征收受阻,抗粮者多。郑东家身先士卒,缴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