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的时代1979! > 第二章 不用高考也能上复旦

第二章 不用高考也能上复旦

    第二章 不用高考也能上复旦 (第3/3页)

着股踏实的热闹。

    “成军哥,你真要写文章投县里?”

    杏花踢着小石子。

    “俺哥说部队里有报纸,要是你文章发表了,俺让他帮你寄到全国各地去!”

    “等写出来先给你看。”

    许成军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

    起原主比杏花大两岁,平日里也全把杏花当成了亲妹妹。

    杏花话说的天真,但是其中那份心意着实做不了假。

    路过知青点的篱笆墙,钱明正蹲在门口摆弄收音机。

    滋滋啦啦的电流声里,隐约能听到“思想解放”“改革试点”的字眼。

    见许成军回来,他赶紧把音量调小。

    “刚听新闻,说上海复旦大学在招‘工农兵学员’,推荐制,不用考试!”

    许成军的脚步顿了顿。

    复旦大学?

    这年代和后世还不一样,清华北大地位虽然牢,但不像后世那么独步天下。

    说最好的学校,八成的人说清北,但是剩下两成肯定有其他声音。

    但要说最好的文科大学,那肯定是北大、复旦和人大!

    不用高考上复旦,这不香?

    香,真香!

    “推荐制要啥条件?”

    “得有突出贡献,单位开证明。”

    钱明推了推眼镜。

    “你要是能写出篇震动全省的文章,说不定大队就给你推荐了!”

    写篇好文章么?

    写好《谷仓》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

    晚风拂过麦田,带来阵阵麦香。

    许成军望着天边的晚霞,心里的念头越来越清晰。

    不管是文化馆干事,还是复旦的推荐名额,都得靠手里的笔。

    他摸出石板,借着最后一点天光,写下了自己脑子里的灵感。

    粉笔划过石板发出沙沙声。

    晚上躺在木板床上,许成军就着煤油灯在草纸上写起来。

    他写主角许春生在麦田里发现父亲的日记。

    写那些藏在田埂走向里的产量数据,字里行间藏着他对土地的观察,也藏着一个关于“离开”的心事。

    赵刚的呼噜声起了,钱明在梦里嘟囔着“复旦大学”。

    这知青点的夜啊,你就睡吧!

    一睡一个不吱声!

    许成军写完最后一行字,吹灭油灯。

    一开始被吵的睡不着。

    后来也是累极了,伴着呼噜声、磨牙声、梦话...

    他也打起了呼噜...

    嗯,干农活是真累!

    ...

    窗外的月光照在石板上,在夜色里泛着淡淡的白。

    哪个年代不用高考上大学都不太容易。

    但是!

    这个激荡的时代,总会给认真生活的人留条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