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终稿 (第3/3页)
嘴边。
读到“许老栓夜里往仓角撒麦种”,猛地坐直身子,衬衫后背的褶皱都撑开了。
翻到“试种地亩产五百二十八斤”那页,突然把馒头往兜里一塞,抓着稿纸往办公室跑,布鞋踩在泥地上“啪嗒”响。
“进屋看!这儿光不好!”
钱明跟在后面,见刘干事在“布账藏在仓梁夹层”那行下重重画了线。
“这写的才是真农村!”
他拍着桌子,搪瓷缸里的茶水溅出来。
“许老栓既怕私分挨批,又偷偷让麦子发芽,这矛盾写活了!”
隔壁打字员探出头,刘干事挥挥手:“没事没事,看篇好稿子!”
他抬头问钱明,“这许成军,就搁许家屯插队?”
“这真是他写的?”
“是啊,白天割麦晚上写,熬了俩月,那稿子我都是看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钱明想起许成军熬红的眼,“他说您是行家,哪不合适他立马改。”
“你等我一会,我仔细再看看。”刘干事又埋下了头。
时间一点点过着,刘干事时而沉吟,时而蹙眉。
钱明也跟着急的荒神。
直到刘干事突然抬头,一拍大腿,说了句:绝了!谷仓的“裂缝”照见了改革的微光啊!
钱明也跟着喘了口气,听见刘干事拍大腿,他也直乐。
跟着讨论要说也得加个共创,实在不行得来个第二作者?
刘干事把稿纸卷起来塞进公文包,拍着钱明的肩:“告诉成军,这稿子不用改!我这就给《安徽文学》周主编寄去,他要是不发,我亲自去合肥堵他!”
他眼里带着认可,“这小子是块料,这稿子能让他走出许家屯!”
后面又补了句,“告诉成军,是我小瞧了他,别跟我一般见识,也别嫌《安徽文化》庙小,对他来说是个好的起点。”
-----------------
钱明骑车回村时,夕已经阳把麦浪染成金红。
他哼着不成调的歌,挎包仿佛还留着油墨香。
快到知青点,见许成军在晒谷场翻麦,高大的身影在麦堆旁晃动,木锨扬起的麦糠在阳光下飞成金雾。
“成军!刘干事说稿子绝了,要给《安徽文学》寄去!”
钱明隔着老远喊。
许成军直起身子,麦糠落在黝黑的脸上。
他笑了。
这路走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