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九月刊发! (第3/3页)
带着点土腥味,嚼在嘴里却很香。
香的也可能不是花生。
是他么《安徽文学》啊!
-----------------
傍晚的蚌埠街头,比白天更热闹。
路灯亮了,黄澄澄的光把树影拉得老长。
卖炒货的小摊支起煤油灯,瓜子花生的香味飘出老远。
穿的确良衬衫的汉子还在卖电子表,这次身边多了个穿喇叭裤的青年,正跟人讨价还价:“十四块,少一分不卖!”
许成军顺着街道往前走,路过一家百货商店,橱窗里摆着的确良衬衫,标价七块八,旁边写着“凭布票供应”。
有个姑娘趴在橱窗上看,手指在玻璃上画着衬衫的样子,眼睛亮晶晶的。
街角的黑板报前围了不少人,上面用粉笔写着:“热烈祝贺我市第一家外资企业签约”。
有人念出声,有人在底下议论:“外资是啥?外国人的钱?”
“广播里说了,就是让外国人来咱这儿开工厂,给咱挣钱。”
许成军站在人群后面听,心里突然觉得,这1979年的夏天,真是不一样了。
风里都带着股新鲜劲儿,热乎,还冒着气。
-----------------
回到旅社时,走廊里挤满了人。
有跑供销的,正跟人比划着说“零件价格”;
有出差的干部,手里捏着黑皮包,嘴里念叨着“要去哪个部门”。
还有两个跟他一样的年轻人,背着帆布包,说是去合肥考大学的。
“听说没?合肥的长江路修得老宽了,百货大楼里啥都有。”
许成军躺在床上,听着这些话,心里的火苗越烧越旺。
他摸了摸怀里的稿子。
隔壁床的鼾声起了,像打雷。
许成军却没睡意,盯着天花板上的蛛网发呆。
明天一早就要去合肥,见王副处长,办审批。
窗外的火车汽笛声此起彼伏。
许成军望着窗外的灯火,黄的,白的,亮在黑夜里。
他突然想,等发完稿子赚了稿费,得买块表。
他想看看,这1979年的时间,走得到底有多快。
--------------
第二天一早,许成军被旅社的广播吵醒。
“各位旅客请注意,前往合肥的早班车七点发车,请携带好随身物品——”
他揉了揉眼睛,摸出玉米饼当早饭。
刚咬了一口,就听见窗外传来吆喝声:“电子表便宜卖了!十三块一个!”
跑到窗边一看,穿的确良衬衫的汉子正往汽车上塞人,手里还举着块亮晶晶的表。
许成军突然笑了,你这价格是真灵活!
...
赶早班车的人真多,排着队检票。
许成军排在中间,听见前面的人在聊:“听说没?深圳那边都开始盖高楼了,全是外国人投资。”
“真的假的?外国人能信得过?”
“广播里说的还能有假?”
许成军跟着往前挪.
车开了,蚌埠的街道慢慢往后退。
许成军望着窗外,晨光里的城市像刚睡醒的孩子,透着股机灵劲儿。
风从车窗钻进来,带着点煤炉的味道,还有远处工厂烟囱里飘来的烟味。
许成军深吸一口气,肺里都是这1979年的味道。
踏实,还带着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