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炼钢 (第2/3页)
指示:
审慎对待外聘技术人员,尤其是政治背景,必须确保绝对可靠!在有关部门完成背景调查前,为安全计,此人暂时不得接触任何核心军事装备!
一纸看似合情合理的“关心”,犹如无形的利剑,悄然悬在了王铁山的头顶!
挂断电话,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上第一次浮现出深深的为难。
一边是王铁山神乎其技的本领,是那台趴窝三年的“斯大林-80”重新轰鸣的希望。另一边,却是上级措辞严厉、不容置喙的“指示”。
政治前途不容有失。这是体制内干部的铁律。
他思虑再三,起身找到了农场的二把手,王政委。
王政委听完叙述,眉头立刻锁紧。作为专管思想政治的干部,他比谁都清楚“政治可靠性”这几个字的份量。
沉吟许久,他才谨慎开口:
“老马,这事不能硬顶。上级的‘关心’,咱必须重视。我看,先暂停王铁山的工作,配合组织把背景问题查清楚。这样对上头有交代,也是保护咱们自己。”
这建议无疑是最稳妥、最安全、最符合规则的做法。
可马援朝心里憋着一股气。他一个军人,习惯直来直去,最看不惯背后搞小动作,拿莫须有罪名构陷有真本事的人!
最终,他没采纳王政委的建议,而是决定再去锻工车间看看。他想亲眼瞧瞧,那个被扣上“背景不明”帽子的年轻人,到底在干什么。
再次踏入煤烟弥漫、满是汗味的锻工车间,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让他心头一震。
王铁山打着赤膊,正和老孙头、周铁牛还有一帮机修工合力搭建一个简易坩埚熔炉。他们分工明确:和泥的、砌炉膛的、调试鼓风机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为目标奋斗的激情和希望。
那种原始而纯粹的力量,深深感染了马援朝。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危险分子”,而是一个能把散沙聚成力量的核心!一个能给这片沉寂土地带来奇迹的火种!
他是军垦农场的场长!职责是带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