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不合规矩,也难服众 (第2/3页)
它措辞极高明,堪称杀人不见血。
通篇没有攻击王铁山的功劳,开头甚至用公允的口吻高度肯定了他为国家挽回损失的行为。
然而话锋陡转:
“……但是,我们认为,对于王铁山同志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更应该本着爱护、培养的态度去引导,而不是用捧杀的方式摧毁他!”
“直接任命一个无相应学历、无正式职称、无固定单位的‘三无’人员担任如此重要的省级常任顾问,这本身就是无组织、无纪律、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不仅会助长年轻人好高骛远的风气,更会严重打击省内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勤恳坚守职称体系一步步晋升的资深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提议:省厅可成立技术革新顾问组,但人选必须、也只能从我省现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序列中公开、公平、公正地遴选!”
这轻轻一拨,便将单纯的技术之争,巧妙转化成了关于程序、规则、体制的政治博弈。
这是体制内最擅长、也最致命的软刀子。
……
军方的钱东海副部长很快得知此事。
他没有直接干预,深知军方不宜过度插手地方事务。
他只是不紧不慢地给省机械厅那位素未谋面却握有最终决定权的刘厅长,去了个电话。
电话里只谈了两件事:
第一,代表军分区对安阳县王铁山同志为部队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挽回巨大经济损失表示最诚挚感谢。
第二,听说由王铁山同志主导的“奇迹车间”正为部队紧急赶制技术要求极高的高承载特种挂车,军方对此寄予厚望,并将持续关注。
他没有一个字提及顾问组,但每一个字都在为王铁山强力站台!
其分量之重,足以让任何成熟的领导掂量再三。
省机械厅一把手刘厅长的办公室。
五十多岁的刘厅长面容儒雅,眼神深邃不怒自威,此刻却陷入两难。
他的办公桌上,一边是那封代表着盘根错节体制力量的权威联名信。
另一边,是他刚放下、仿佛还带着余温的红色电话机——那头连接着军分区。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