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 江城穿越之活字里的人生

江城穿越之活字里的人生

    江城穿越之活字里的人生 (第3/3页)

个字却清晰得很。

    深夜的印刷馆飘着松烟墨香,把刻坏的 “孝” 字扔进废纸篓,声音在空荡的屋里回响。巷口的 24 小时打印店还亮着灯,机器吞吐纸张的声音像在嘲笑我的缓慢。突然听见敲门声,儿子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手里攥着张 CT 片:“爸,妈病情稳定了,我…… 我刚才看了您刻的‘康’字,那个点画,跟我小时候您刻的木剑护手一模一样。”

    他笨拙地拿起刻刀,在废木头上划了个歪歪扭扭的 “人” 字:“您教我吧,机器快,但…… 咱家的字得带着手温,对吧?” 我突然发现,他虎口处有块新茧 —— 是白天调试电动雕刻机时磨的,原来他偷偷练了半个月,想把机器刻的字修出手工的弧度。

    三、墨香里的回甘

    再次醒来时,阳光透过纱窗照在折叠床上,我摸向手腕,没有老年斑,只有扫街磨出的薄茧。手机在枕头底下震动,林小满发来消息:“苏老爷子的孙子在我这买面包,说爷爷教他刻字呢。”

    穿衬衫时,发现领口沾着点墨渍,像从老巷带回来的印记。路过 “明远堂”,看见苏明远和儿子并排坐在窗边,年轻人的刻刀走得生涩,老人的手搭在他腕上,慢慢校正角度。窗台上的粗瓷碗换了个新的,菊花茶的蒸汽裹着墨香飘出来,比往常浓了些。

    “小伙子,要传单不?” 我笑着递过去,苏明远接过时,指尖的老茧蹭过我的手背,像刻刀划过木头的触感。他的 “康” 字活字晾在窗台,笔画虽有歪处,却透着股暖劲,像极了我给客户画的户型图上,特意标上的 “阳台朝南,适合晒被子”。

    到了面包店,林小满正给苏明远的孙子装葱油饼:“那孩子说要把饼渣带回家,给爷爷当刻字时的零嘴。” 我咬了口热乎的饼,突然懂了老巷的墨香里藏着什么 —— 不是什么高深的文化,是把日子刻进木头里的认真,是药罐旁的菊花茶,是机器代替不了的手温,就像我扫街时,在传单背面记下的每个客户电话,藏着的都是想安个家的念想。

    傍晚收摊时,老巷的 “明远堂” 亮起灯,窗纸上的人影并排坐着,刻刀的 “沙沙” 声混着笑声飘出来,比任何音乐都动人。风卷着我的传单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那节奏。

    原来人生从无高低,无论是刻在木头上的字,还是写在传单上的对勾,只要带着真心,就都有重量。就像苏明远的刻刀,磨秃了刃,却把日子刻得越来越暖;就像我的二手电动车,链条磨薄了,却载着我,在生活里稳稳地往前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