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4章 你可是姓陶 (第3/3页)
。
他当年在桃源村一带打游击,不幸负伤之后,正是躲在陶洪泰家养伤。
那时候陶洪泰不过八九岁的年纪,常常缠着高湛军讲战斗故事。
同时也有机会,摸一摸高湛军佩戴的真枪。
只不过那时候鬼子随时扫荡,碰到私自资助游击队村落,就会尽数屠杀干净。
桃源村也不例外,高湛军离开之后,就收到消息,那村子已经遭受过鬼子的屠杀。
这么多年,他还以为当年那些乡亲已经全都遇难了。
岂不知,在鬼子扫荡时,村子的百姓已经集体转移,逃过了一劫。
高湛军道:“你爹娘他们……”
“十年前就没了,”陶洪泰叹口气道,“他们总算也活到了好时候,能吃饱穿暖,就是寿限到了。”
高湛军道:“你待会儿带我,去他们二老坟前祭拜一下。
当年要不是他们收留我,让我养伤,而且把家里正在下蛋的母鸡杀了,给我补身子,我恐怕也活不到现在。”
“好,一会儿我带您去,咱们先去村里,”陶洪泰道,“现在这鸡,已经没有那时候那么金贵了。
咱们随时都可以吃。
我马上让人炖上,让您再尝一尝,跟我娘炖的有没有区别。”
“那可真好,”高湛军长叹一口气,回身对陈小凡道,“这趟桃源村算是来值了,没想到还能碰上以前的故人。”
陶洪泰苦笑道:“那时候我还是儿童团,现在已经胡子一大把了。”
大家步行在村子里,高湛军看着还有百姓穿补丁衣服,再看看四处都是石头房子,皱了皱眉头道:“这些房子,还大部分都是几十年前的样子。
咱们村子依然这么穷么?
小凡,你不是说来扶贫过?
这就是你们扶贫之后的样子?”
他说这话,显然带着责问的口气。
这村子风景是美,但几乎毫无现代文明气息。
这与提倡脱贫攻坚的今天,简直格格不入。
陶洪泰笑道:“高队长,您别怪陈主任,他可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