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人之心度天子之腹!【求月票】 (第2/3页)
却也早已不可避免的被各部上司干预掌控,甚至成了他们攻讦政敌的工具,毕竟御史与言官的前途,始终掌握在上司手中。
如此一旦“稷下学宫”设立起来。
便又多了“众议”一途,而且是直达天听的“众议”!
这无疑是在这两条早已栓塞难通的言路上,又强行撕开了一个口子,打破了朝廷大臣欺上瞒下的两头糊弄!
第三项革新,则是学术解禁!
众所周知,先秦时期学术界出现的“百家争鸣”盛世,便是起源于“稷下学宫”的设立。
诚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自汉朝开始推行了一千多年,在整个天朝早已根深蒂固,谁也不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在“独尊儒术”的基础上,各类学派,各类思想,各类学术依旧不是不能发展。
正如前些年出现的“心学”,亦如王廷相等人推崇的“气学”。
在场的都是饱读四书五经,在奉程朱理学为官学的制度中,凭八股文一步一步考上来的儒生。
没有人会欺师灭祖,否定儒学,但这不代表便不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术思想进步,渐渐解开禁锢,使得大明与时俱进!
这里有不一些人出身东南,曾经亲眼见过远渡大洋而来的夷人,见过他们的大船,见过他们的利炮,见过他们带来的世界舆图,见过他们称作“科学”的新鲜理论。
他们能够感觉到,在许多不被重视的领域,大明已经不再领先世界,甚至渐渐有了落后的趋势。
或许即使是曾经七下西洋杨威世界的大明朝,已经到了不能继续故步自封,沾沾自喜的时候了……
所以这“稷下学宫”。
正是大明需要的一次革新,是皇上决心重整吏治、励精图治的一次重要尝试!
而这,也正是他们做梦都想促成的政治理想,正是他们施展政治抱负的难得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
“鄢、鄢部堂……”
一个刚被扔出詹事府,像条死狗一般趴在地上的绿袍官员,艰难的抬手伸向鄢懋卿。
他顾不得被打烂的屁股,此刻也不知是疼的还是对鄢懋卿的这番话感同身受,竟泪流满面的道:
“卑、卑职也想加入稷下学宫,不知是否可以?”
“不可以。”
鄢懋卿绝情的摇了摇头,
“稷下学宫学士首重品德气节,你虽受了詹事府的廷杖,但不足以证明你的品德气节,下次一定。”
说着话,鄢懋卿又居高临下的看向了赵贞吉等人,正色问道:
“此事全凭自愿,稷下学宫难进易出,日后若想离去全凭自愿,不设任何限制。”
“现在,给出你们的回答!”
下一刻。
“微臣叩谢天恩,愿效犬马之劳,以报君父万一!”
赵贞吉等人纷纷下跪,朝着文华殿的方向叩首谢恩,随后才面向鄢懋卿行礼,
“前误疑鄢部堂,多有忤犯,伏惟海涵,自今而后,卑职必竭蹶从事,以补前愆!”
“……”
朱厚熜见状,内心恼怒之余,立刻又多了一丝复杂。
他心里自然清楚,这些人恐怕以为他此刻还在文华殿内,因此才向文华殿的方向叩首谢恩。
所以……这群连死都不怕的刺儿头,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让鄢懋卿替朕征服了?
事情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话……
朕如今有吴承恩正在撰写的《嘉靖微服私访记》以月刊形式造势。
若再利用这个劳什子的“稷下学宫”,渐渐将下面这些个基层不得志的官员笼络起来。
尤其是笼络住这些个连死都不怕、只要给他们机会就敢直犯天颜的刺儿头……他们既然敢直犯天颜,自然更不会向那些欺上瞒下的朝廷大臣低头。
如此成了气候之后。
那还轮得上那些朝廷大臣欺上瞒下,联起手来架空朕、孤立朕么?
岂不是就有可能翻转形势,变成朕与这些刺儿头联起手来,反而架空朝廷大臣、孤立朝廷权贵了么?
这……难道才是鄢懋卿再次矫制,又给朕搞出来一个稷下学宫的目的?
这个冒青烟的混账,竟能忠心至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