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究竟是谁在输?【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三章 究竟是谁在输?【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三章 究竟是谁在输?【求月票】 (第2/3页)

理,郭勋和严嵩这回遭遇到的最大的阻碍恐怕便是他们,毕竟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山西的世家、晋商、边将无不以其马首是瞻。”

    “此事寻常手段根本处理不了,就算是大傻朱亲自处置,也不得不看在同宗同祖的份上网开一面,否则恐怕遭人非议。”

    “不过……”

    “如果我能让代王一脉起兵谋反,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家也就能顺势抄了吧?”

    “届时大傻朱也好办许多,既可名正言顺的将代王一脉的几个核心人物赐死,亦可顺势命其他不相干的宗亲迁走以绝后患。”

    “也只有将代王一脉迁走,大同的事才能顺利办成,并且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被贪官污吏染指。”

    “总之!”

    “君无戏言,到时候大傻朱休想不认账,这笔钱我拿的问心无愧!”

    “岂不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其实鄢懋卿并非无的放矢,只凭猜测又或是为了分账便将擅自代王一脉定为此行的首要抄家目标。

    据史书记载。

    嘉靖二十四年,也就是距今大约三年后,代王一脉就要出大问题了。

    起因是嘉靖二十四年初,代王一脉的人先公然抢夺了大同知府的财物。

    此事报上去之后,直接涉事的代王一脉奉国将军朱充灼受到朱厚熜下诏斥责,还被剥夺了俸禄。

    朱充灼因此心怀怨恨,遂勾结党羽,阴谋造反,他非但拜了一个名叫罗廷玺的白莲教首领为军师,还命人潜入草原联系鞑靼小王子发兵助力,欲与鞑靼里应外合献出大同,卖国求荣。

    是夜,朱充灼命人阴持火箭,烧了大同边军草料场,意图以此动摇军心,一举使得大同陷落。

    不料外出联络鞑靼小王子的使者,却被总兵周尚文的逻卒机缘巧合之下捕获,还从其身上搜出来朱充灼献给鞑靼小王子的表书。

    这自是打乱了朱充灼的计划,未能及时与鞑靼小王子通信,也就没有获得鞑靼兵马的增援。

    因此这次起兵自然也没能成功,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朱充灼也被逮捕押回京师,赐死,焚其尸,代王府内的长史等官也皆被逮捕治罪。

    从这件事便可看出,代王一脉早就与白莲教来往甚密,与鞑靼人也定是早有私通,只是在事发之前,没有被端上台面罢了。

    大明的皇室宗亲尚且如此。

    那么整个山西以代王马首是瞻的世家、晋商、边将,自然八成都是有样学样。

    另外史料亦有记载。

    此前他提到的那个李福达,输粟捐官,出任山西太原卫指挥使之后,亦是向山西、乃至朝堂上的官员输送了不少利益。

    因此才成功把太原变成了白莲教大本营,并以太原为核心,向周边辐射辐射,自此使得山西成了这个时代白莲教最泛滥的地区。

    如果说当地的官员、世家、晋商不知道白莲教的存在,鄢懋卿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毕竟哪怕到了后世,前些年传销组织泛滥的时候。

    那些传销组织哪怕将据点设在某些帽子所的眼皮底下,每日人员不断进进出出,甚至公开授课洗脑,哪怕周围的居民打了电话,或是亲属找上门去寻人,也都是没人管的。

    鄢懋卿有一个亲戚就遭遇过这种事,帽子到了据点现场,最多只是把亲属来找的人给领出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听闻这件事的时候,鄢懋卿真是刷新了三观。

    因此鄢懋卿有理由怀疑,这些官员、世家和晋商本身就是白莲教利益中的一环。

    而且玩的应该也是一手“黄老爷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四六分账”,因此白莲教在山西才有生存的土壤。

    毕竟这个时代大明各地主要还是庄园经济模式。

    千万不要小看每一个村口的“情报组织”,任何外来的人或事,在进村的那一刻,就已经没有秘密可言。

    如果没有这些地方官员、世家和晋商的支持与合作,至高无上的皇权都下不了乡,更不要说区区一个白莲教……

    ……

    如此想着的过程中,鄢懋卿已经回到了詹事府。

    不能躺平的时候,他的执行力其实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