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这惊喜来的也太突然了叭?【求月票】 (第3/3页)
这一个生僻词,倒也不影响他们理解鄢懋卿的话,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老爷……不过是些奇淫巧技,闲来无事时做来玩闹罢了,老爷莫怪。”
“还有你们刚才吸的旱烟呢,哪里来的?”
鄢懋卿紧接着又问出了心中的另外一个疑问。
“老爷身份高贵,没见过这等低贱之物亦是情理之中的事。”
刘大福又从腰间摸出一个小布袋,双手呈递过来,
“此物在医馆里唤作韭叶芸香草,坊间俗称野烟,说白了就是不值钱的野草罢了,晒干了再揉入烟锅点燃吸上几口,说是可以抵御风寒伤暑,也能防范瘴气,不知是否真的有用,但总归也能略微解乏提气。”
“老爷若是不嫌弃,可以尝上一尝。”
鄢懋卿接过来仔细闻了一下,确定这的确不是他认知中的烟草,倒也带着一股子奇特的草本香气。
他随之想起了唐朝时人刘禹锡的一首名为《竹枝词》的诗:
马鞭烟袋细细通,
两人相恋莫漏风。
燕子衔泥口要紧,
蚕儿挽丝在肚中。
李白貌似也在一首诗中写过这样的诗句:
相思若烟草,历乱无冬春。
也就是说,哪怕美洲的烟草没有传入天朝的时候,天朝便早就有了“吸烟”的传统,文献完全可以追溯到唐朝。
正如唐朝边军便有嚼薄荷叶或吸食薄荷叶的传统一样,那时也被称作烟草。
只不过天朝的烟草没有尼古丁,不具有成瘾性,都是一些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甚至吸食起来可能还具有治病的功效……
原来如此。
鄢懋卿终于释然,立刻揭过了烟草的事,转而又摆弄着手里的“打火机”道:
“你们能制造出这玩意儿,难道就从没想过将其运用到其他的地方,令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老爷是说这自生火匣啊?”
其余几个工匠见鄢懋卿既没有架子,又认可他们的“奇淫巧技”,也是纷纷从身上掏出了自己的“打火机”展示。
他们居然还造出了其他的造型,有圆桶的,有葫芦形的。
甚至还有一个是外形极为复杂的七层宝塔!
什么叫不务正业?
这就叫不务正业!
这些能够手搓枪炮的工匠,一个个都属于后世九级钳工的范畴,全都是宝贝人才!
有这功夫发明点什么不好,比如这被他们称作“自生火匣”的小东西,已经兼具了燧发枪的原理和机关雏形。
成天在这里打制番鸟铳,咋就不知道用起来呢?
“怎么没有呢?”
刘大福则摇了摇头道,
“早在四五年前,俺们就想过将这东西用在鸟铳上头,还仿制弗朗机炮把鸟铳的添弹装药口挪到了后头。”
“你们都记得吧,咱们还把做出来两支,就和这自生火匣一样,起名叫‘自生鸟铳’。”
“俺们琢磨着这自生鸟铳,咋也比挂个火绳、雨一浇就哑火的番鸟铳好使吧?”
“谁成想交上去以后,非但没得公公褒奖,还斥责俺们偷懒磨工,浪费兵仗局的精铁,罚了俺们三个月俸禄,只教俺们做番鸟铳,严令禁止再动这些歪脑筋……”
“什么?!”
鄢懋卿闻言几乎跳了起来。
这就是现在的大明!
高手在民间!
坐拥全世界最智慧、最勤劳的劳动人民,却因昏庸无能的朝廷、糜烂败坏的吏治、尸位素餐的官员给浪费和埋没了!
他早该想到!
区区几十年后就会出现的燧发枪,西方能够发明出来,最擅长发明创造,引领世界两千年的天朝怎会落后?
毕懋康、赵士桢那样的火器大师其实早就涌现出来了!
就是这些身份低微、不受重视的朴实工匠!
他们只是没有能力像毕懋康和赵士桢一样考中进士,没有机会像毕懋康和赵士桢一样上疏朝廷,因此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无法让自己的发明改变大明罢了!
这情形就像鄢懋卿穿越之前,国家搞的一次工业摸底是一样一样的。
国家尚未研制出来的隐形漆,其实早有民营漆厂研制了出来,都用在汽车上面躲限速监控了。
国家始终搞不定的碳纤维,其实早有民营鱼竿厂投入了量产,钓鱼佬用的都是比军工材料还好的鱼竿……
谁能想到。
他的“排队枪毙”战术,竟如此轻易就补足了最大的短板。
这惊喜来的太过突然,也实在太大,竟让鄢懋卿有了些许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