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 第109章

第109章

    第109章 (第3/3页)

砚没说破,只是起身对苏野说:“你看这些叶子,长得快是快,就是有点薄,明天得补点草木灰水,不然怕缺钾发黄。咱们柴房还有不少草木灰,早上泡在水里,中午就能用。”

    苏野的蓝光扫过真叶,光带在叶面上停了停:“确实有点薄,叶脉虽然清晰,却没那么壮,补钾肥刚好。我明天一早泡草木灰水,顺便用蓝光扫扫根系,看看有没有杂草根缠上来,昨天清的草根怕有残留。”

    张梅坐在田埂上整理育苗本,她用炭笔在“蚜虫防控”那页写得格外详细:“凌晨4:15蚜虫群抵达,规模约280只,携带卵蚜虫占15%,采用‘蜂蜜木板诱捕+薄荷艾草粉屏障+驱虫液喷洒’三重防控,9:00清理完毕,无蚜虫残留,侧芽卵已烧毁。”

    字迹比平时工整,还画了个小小的蚜虫图案,用红笔打了个叉,旁边画了蜂蜜木板和薄荷粉圈,标注“有效”。

    写完她怕自己记不清,又在页边写了行小字:“驱虫液配方:艾草+大蒜(双倍)+辣椒叶,煮30分钟,冷却后喷布面”。

    陈溪在清理棚子周围的杂草,她用小铲子把冒出来的草芽连根挖掉——草芽刚长到指节高,根却扎得深,她得用铲子轻轻撬土,才能把整根草拔出来。

    “这些草长得太快,昨晚还没这么高,今天就快蹭到棚布了,不仅抢萝卜芽的养分,还容易藏蚜虫,得清理干净。”

    她把挖出来的草放在石头上,用鞋底碾得细碎,再埋进远处的土里当绿肥,“埋深点,免得再发芽,还能给土里补点养分,一举两得。”

    中午的太阳热起来,风里带着点燥意,吹得倾斜棚的布面轻轻晃动,像块柔软的绿绸子。

    林砚去灶房煮了锅玉米粥,里面加了点切碎的嫩豌豆叶和之前腌的咸菜,盛了三碗放在石桌上,还特意给黄鼬留了小半碗,里面放了两颗煮得面面的玉米粒。

    “大家都辛苦了一早上,多吃点,下午还得检查木板,别让蚜虫漏进来。”

    黄鼬叼过小碗,蹲在竹架旁慢慢吃。

    玉米粒嚼在嘴里甜甜的,它时不时抬头往棚子方向看一眼,确认没有蚜虫靠近,才继续低头吃。

    张梅坐在它旁边,手里拿着半块玉米饼,掰了点碎渣放在黄鼬碗里:“多吃点,下午还得靠你盯着木板呢,要是有蚜虫来,你就叫,我们马上过来。”

    下午的时候,大家轮流检查蜂蜜木板。

    每块木板上都粘了不少蚜虫,有的已经被晒干,有的还在挣扎。

    林砚和苏野换了第三批木板,旧木板烧的时候,火苗窜得更高,焦味也更浓,苏野还用蓝光扫了扫火堆周围,确认没有蚜虫卵残留,才放心地把灰埋进土里。

    陈溪则给棚布补喷了次驱虫液——中午的太阳把之前的驱虫液晒干了,补喷能确保下午蚜虫不敢靠近。

    张梅拿着放大镜,又检查了遍所有真叶和侧芽,确认没有漏网的蚜虫和卵,才在育苗本上补了句“15:30补喷驱虫液,无蚜虫迹象”。

    傍晚的霞光漫过来,是暖融融的橙红色,把倾斜棚的布面染成了淡金。

    真叶在棚下舒展着,像一群被晒暖的绿蝴蝶,侧芽的新叶在霞光里泛着亮,连根系周围的土都透着点生机。

    黄鼬蹲在最外侧的蜂蜜木板旁,看着最后几只蚜虫落在板上被粘住,尾巴轻轻晃着,像是在跟一天的忙碌告别。

    林砚靠在竹架上,看着眼前的景象——蜂蜜木板整齐地摆在周围,薄荷粉圈泛着淡绿,真叶在棚下轻轻晃,黄鼬的绒毛被霞光染成了暖黄。

    她摸了摸旁边的陶壶,里面装着明天要用的草木灰水,是傍晚提前泡的,现在已经澄清了。

    苏野坐在田埂上,指尖的蓝光轻轻扫过棚子,光带比早上弱了些,却依旧认真;张梅在整理工具,把薄荷粉包、小耙子、放大镜放回帆布包;陈溪在收拾煮驱虫液的陶壶,用布擦干净,放回灶房。

    夜里的月光比前一晚更亮,像撒了层薄银,倾斜棚的影子在地上投出长长的斜纹,真叶的影子在地上轻轻动,像一群小小的绿精灵在跳舞。

    黄鼬守在最新换的蜂蜜木板旁,眼睛半睁着,耳朵时不时动一下,听着远处草丛的动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