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1 章 阴铁市的躁动 (第2/3页)
每个人都拼命想多获取一点信息,同时又像守护绝世珍宝一样,严防死守着自己那点来之不易的“独家情报”,绝不与他人分享。
一种既竞争又戒备的诡异氛围,在几位领导之间无声地弥漫开来。
会议室里的谈笑风生,与私下里的暗流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处于这场风暴眼中心的李毅飞,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
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不是在下乡调研乡村振兴示范点的产业情况,就是在主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会议,或者埋头在文件堆里,仔细审阅着各局委上报的年终总结和新一年计划。
李毅飞甚至还抽空去了一趟市福利院,看望那里的老人和孩子,画面温馨而自然。
李毅飞的这种“不作为”,起初让马国民、武建国等人有些意外,甚至暗自警惕。
马国民在一次家庭晚餐时,就对妻子嘀咕:“这个李毅飞,淡定的有点过分了,他不会是早就搭上线了,在这儿跟咱们演戏吧?”
武建国也通过自己的渠道侧面了解过,确认李毅飞身边最亲近的周健斌、赵伟等人,近期确实没有任何异常动向,既没有频繁往返省城,也没有突然联系什么陌生的“上层关系”。
连续观察了几天,几位暗中活动的领导心里,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甚至生出了一丝庆幸和窃喜。
在一次小范围的书记办公会后,众人起身离开,马国民借着收拾笔记本的机会,看似随意地挪到武建国身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调侃道:“建国市长,看来咱们的李书记,是打定主意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这份定力,真是后生可畏啊。”
他话里带着赞许,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武建国闻言,嘴角扯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一边整理着西装扣子,一边回应:“是啊,年轻人有理想,有原则是好事。
脚踏实地,不跑不送,精神可嘉。不过嘛……”他话锋微妙一转,“这有时候啊,机会就像兔子,蹦到你面前也就一刹那,该伸手的时候,也不能太清高嘛。”
他心里想的却是,李毅飞不参与最好,他那份力挽狂澜的防疫功劳实在太硬,光环太盛,他要是也下场来争,其他人恐怕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他主动“放弃”,岂不是给其他人留出了宝贵的空间和机会?
王海峰在一旁默默听着,没有搭话,只是扶了扶眼镜,眼神在镜片后闪烁了一下,显然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都觉得,李毅飞或许是年轻气盛,笃信能力至上;
或许是过于爱惜羽毛,不愿沾染这些“俗务”。
总之,他的“缺席”,让这场原本因为他的存在而显得希望渺茫的竞争,似乎又重新变得有了一丝悬念和可能。
这种心态,如同催化剂一般,促使他们更加卖力地四处活动。
马国民甚至通过七拐八弯的关系,弄到了一个据说是“领导秘书”的备用手机号,虽然每次打过去都处于无法接通或关机状态,但他依然锲而不舍地尝试。
武建国则更加大方地许下承诺,只要哪位老板能帮忙牵上线,后续的项目合作“一切都好说”。
然而,在这片看似热烈的“寻访”热潮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却如同隐藏在华丽锦袍下的虱子,偶尔会让人感到一丝不适。
比如,那位“领导”或其“身边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