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8 章 老师的支持是这么的直白 (第3/3页)
改的主导权和功劳,就会大部分落到李毅飞头上,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常委会前一天晚上,赵国强把李毅飞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毅飞啊,坐。”赵国强亲自给他倒了杯茶,笑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真诚”,你的方案我仔细看了,确实花了心思。
不过,有些地方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比如这个生态修复基金,标准定得这么高,哪个企业愿意来投资?
还有矿工培训,投入巨大,效果如何保证?”
李毅飞知道,这是最后的摊牌和试探。
李毅飞从容不迫地一一解答:“书记,高标准的生态修复,看似增加了成本,实则是我们阴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能吸引真正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企业。
至于矿工培训,我们可以引入专业机构,与企业签订用工订单,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就业率。
这些,在报告中都有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和省内外成功案例参考。”
顿了顿,李毅飞看着赵国强,语气诚恳却带着力量:“书记,我知道,推进这个方案会遇到困难,甚至可能短期内看不到耀眼的政绩。
但是,如果我们只为了快速出成绩,而牺牲环境、忽视矿工的长远生计,那我们就是在透支阴铁的未来,是对不起信任我们的百万市民。
伊省长也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我相信,只要方案是对的,是为阴铁好,再难,我们也应该坚持下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国强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李毅飞搬出了伊省长,占据了道德和政策的制高点,而且通过扩大征求意见范围,赢得了相当的支持。
如果他再强行反对,不仅会得罪上级,还会在班子和干部中留下极坏的印象。
第二天常委会上,关于矿改方案的讨论,出乎意料地“顺利”。
赵国强率先表态,肯定了李毅飞市长方案的前瞻性和为民情怀,认为这代表了阴铁矿改的“更高水平”和“更优方向”。
他提出,将两个方案(他之前的和李毅飞的)进行“融合”,但在具体表述和后续工作分工上,明显倾向于以李毅飞的方案为蓝本,并成立由李毅飞担任组长的“矿改深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的细化与实施。
李毅飞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他知道,所谓的“融合”不过是赵国强维护面子的说法,实质上的主导权,已经通过这次阳谋,稳稳地落入了自己的手中。
李毅飞没有表现出任何得意,反而在表态时,再次强调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推进工作,感谢赵国强书记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信任。
常委会结束后,消息很快传开。
市政府大楼里,许多人看李毅飞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敬畏。
这位年轻的市长,不声不响,就用一份扎实的方案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袭,从国强书记手中,夺下了一个重大改革事项的主导权。
坐在办公室里,李毅飞看着窗外,这仅仅是第一步。
矿改的推进依然充满挑战,赵国强也绝不会就此罢休。
而且,李毅飞心中那份关于流感疫情的深重忧虑,像一块巨石,始终压在心头上。
时不待我啊,以前时间充足,但位置不行,现在位置到了,时间却不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