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2 章 国强又要出手了 (第2/3页)
点,力图打造一个能够震撼人心、彰显决心的样板工程。
这个被称为“黑瞎子沟”的矿区,曾是阴铁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资源枯竭后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矿坑和堆积如山的煤矸石,每逢雨季,泥石流风险突出,周边环境恶劣,是阴铁市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
李毅飞亲自带着规划、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专家,多次深入“黑瞎子沟”实地勘察。
李毅飞站在矿坑边缘,指着满目疮痍的景象对随行人员说:“这里,不能永远是阴铁的伤痛。
我们要把它变成阴铁的财富,变成我们转型决心的见证!”
在李毅飞的主导下,改造方案出炉:利用矿坑巨大的空间和地势高差,引入附近河道的水源,将其改造成为一个集蓄水、防洪、生态景观于一体的人工水库。
同时,对周边的矸石山进行生态修复,植树造林,并依托形成的水面和山地景观,配套建设休闲步道、观景平台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一个近郊风景区。
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巨大争议。
连一直支持李毅飞的王副市长都私下表示担忧:“市长,这想法好是好,但投入太大了!
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关键是,钱从哪里来?这可比引进几个工业项目烧钱快多了!”
赵国强那边更是传来了风凉话:“毅飞市长这是要把市财政都扔进那个无底洞里啊?搞不好就成了半拉子工程,劳民伤财!”
面对质疑,李毅飞再次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运作能力。他没有强行推动,而是做了三件事:
第一,他请来了省水利设计院和国内知名的生态修复团队,对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优化,确保其技术可行性,并制作了精美的效果图和动态演示视频,让抽象的规划变得直观可感。
第二,李毅飞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元投入,分期实施”的策略。
水库部分,以其具备的防洪、蓄水等公共功能,积极申请国家和省里的水利专项资金、生态补偿资金;
景观和旅游设施部分,则引入有实力的文旅企业进行市场化开发运营。
政府主要投入在前期的基础性工程和生态修复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李毅飞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现场汇报会”,邀请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亲自到“黑瞎子沟”矿坑现场。
在猎猎风中,李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