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煽风点火 (第1/3页)
“当然是回京城了。”贺夫人说道:“回京城之后,有你忙活的事情。今年迎来送往的事情,都是你的。你回去快点学起来。”
武宁侯与两个儿子出外数年,贺夫人支撑门庭,有些交际就不好参与。而今贺重安算是贺府男丁,上了族谱,挂在她名下,自然是嫡子待遇。
享受嫡子待遇。就要承担这方面的责任。过年前后,迎来送往,都需要他出面了。
这也是贺夫人对贺重安抬举,让贺重安在陕西人,或者秦军将领的小山头中先露个脸。
贺重安一回京师,直奔郑家。
郑邦承知道贺重安为什么而来。寒暄两句,就直入正题了。
“镇国公牛孝卿老奸巨猾。”郑邦承想起前几日的事情,还愤愤不平,说道:“我觉得,最少在枢密院十二房中任一房知事。他却以我熟悉宫廷,将我打发去驻守宫城,兼掌咸阳宫学。”
“我都成了我同僚的下属了。”
皇帝身边有数名侍卫大臣,值日轮流掌管皇宫防务。
皇帝岂能将自身的安全放在一人手中。
皇宫的防御其实是错综复杂。
有贴身的御前侍卫。
有皇帝直属的御林军。
更有每月从禁军中抽调一支,负责宫廷外围防御。等等。
总之。不会让一个人,一支军队掌控宫城。彼此之间互相牵制。
具体涉及各衙门,更有御前侍卫,内务府,枢密院,兵部等等。
少数野心家想搞事,必须打点大半个朝廷。
反过来说,如果这些衙门联合起来造皇帝的反,说明皇帝也不用担心什么政变了。已经众叛亲离了。
枢密院也有人专门负责这个事情,在皇帝面前办事的人,品级都高,也是三品。但与侍卫大臣不同,没有什么前途可言。是一个养老的差事。名义上,是服从侍卫大臣的调度。
也就是郑邦承要听曾经同僚的领导。
镇国公牛孝卿,将郑邦承当皮球踢:不要以为进了枢密院就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