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正气凛然西门庆 > 第八十六章 蝼蚁一般的东西

第八十六章 蝼蚁一般的东西

    第八十六章 蝼蚁一般的东西 (第1/3页)

    桂榜一纸风云动,几家雀跃几家空。

    时值八月,东平府城仿若坠入了一片馥郁的香海之中,金粟遍地,碎香浮空,浓烈的桂花香气无孔不入。

    八月桂花香,这香,是功名的预兆,是荣耀的序曲,因而这发解试榜,亦被唤作“桂榜”——关系着无数寒窗学子梦魂萦绕的命运轨迹。

    自贡院龙门沉沉落下,到那决定万千士子前途的桂榜高悬,尚有足足半月光景。

    这段真空般的等待时日,于焦虑煎熬中竟迸发出畸形的繁华。

    城中的秀才们,无论胸有成竹还是忐忑不安,此刻大多囊中丰足。

    如今考罢,紧绷的弦骤然松弛,竟生出了“今朝有酒今朝醉,谁管明日榜上名”的颓靡心境。

    于是乎,偌大的东平府城,摇身一变成了喧嚣鼎沸的不夜之城。

    酒肆内人声鼎沸,茶楼中高谈阔论,古今文章唾沫横飞,烟花巷陌,脂粉香与书卷气古怪交融,便是那素日清净的寺庙道观,此刻也挤满了焚香许愿、或真或假祈求文昌君眷顾的儒衫身影。

    银钱如雪片般挥洒,只求片刻的麻痹与欢愉,试图将那即将到来的命运裁决阻隔在醉乡之外。

    墨街,无疑是这不夜城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心脏地带。

    长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哪里还分得清清白的白昼与浓醉的黑夜?

    然而在这片喧嚣浮躁的漩涡中心,却有一人偏安一隅。西门庆端坐在绣江河畔的双桅大船上,专注地与面前的笔墨较劲。

    原因无他,只因他的字,实在是……不堪入目。

    吕轼这位书法大家,此刻正眉头微蹙,化作一团白雾,一遍遍地纠正着他落笔的姿势和运笔的力道。“太沉了!写字如画,需刚柔相济,笔断意连……”

    吕轼的话语带着一丝无奈,却也不失耐心,他已连续数日这般手把手地教导西门庆写毛笔字了。

    其实西门庆所练之字极其简单,仅只五个字——“阳谷西门庆”。

    这几个字结构清晰,笔画不多,常人写来或许无需这般费力,但对西门庆而言,却又不甚简单。

    若是将来做了官,这五个字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是脸面和威仪。签契、放债、应酬、乃至官府的往来文书,需要落款的场合何其之多?

    武松和鲁智深却不在船上,武松好歹也是阳谷县都头,又来过一次府城,这些日子大洒银钱与府城都头结交在一起,今日送礼,明日吃酒……只为一件事——疏通关节,让史进在大牢中有吃有喝,不受拷打。

    唯一让武松惊讶的是,听府城都头讲,流觞院的碧云桃居然也给他送过两回银子,带话给他,请他多多照顾史进,不要让他在牢中受苦。

    “长得帅还是有好处的!”武松是这样理解的。

    八月十五刚过,夜幕初降,绣江河两岸已是灯火通明。

    岸堤上游人如织,许多人家都携家带口前来纳凉赏月。

    沿河堤上炸油饼的、卖西瓜的、捏糖人的、耍皮影的排成长长的一排……习习凉风拂过河面,带来水气的清润,与岸上的人声鼎沸交融,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秋夜画卷。

    赵云宝便是沿着这喧闹而舒适的河堤,溜溜达达地前往寻访西门庆。

    他刚刚从一个摊位上买下一张新鲜出炉的油饼,焦脆的外皮烫得他手指微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