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斗嘴——啊不,是辩论赛! (第2/3页)
果然,辩论一开始,三家学院就形成了围攻之势。
青松学院的辩手引经据典,从"足食足兵"到"制民之产",慷慨陈词:"民为邦本,本国邦宁!若无富民之基,何来强国之力?"
严松龄在台下频频点头,满脸"这才是正理"的得意。
白鹭学院的辩手则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试想,若是百姓仓廪实、衣食足,则礼义兴、文化盛,这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言辞优美,感染力极强,赢得不少掌声。
瀚文学院的辩手更是搬出经典之言:"遍观史册,凡治国者薄取于民、休养生息,国库反得充实,兵威亦能远震,若横征暴敛、搜刮无度,虽一时盈溢,终必土崩瓦解,前辙历历,足为殷鉴。"观点正统,让人难以反驳。
三个学院呈现围攻之势,崇实学院处境着实不利。
压力全在即将起身陈词的谢文身上。
所有人都等着看谢文如何应对这三面夹击。
青松学院的学子甚至已经准备好在他发言时喝倒彩。
然而谢文起身后,却不慌不忙地先行了一礼,语气平和:
"诸位,我方并非不认同富民之重要,更非主张盘剥百姓。"
开场第一句,先化解了最直接的攻击。台下准备喝倒彩的人都愣住了。
"然,"谢文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无国何以为家?试问,若边关烽火连天,诸位可敢安心营商?若盗匪横行乡里,诸位可能守护家财?"
他举了个生动的例子:"这就好比我们要建一座花园。正方说,要先让每朵花都开得鲜艳。但我方认为,得先修好围墙,挡住野猪,挖好水渠,引来活水。没有这些,再美的花也要被践踏、干枯而死!"
这个比喻通俗易懂,让不少人都陷入思考。
"且观今之大宁,"谢文声音提高,"北有戎狄虎视,南有三年大旱。朝廷若国库空虚,何以养兵卫国?何以赈灾济民?此时若片面强调藏富于民,无异于拆屋取薪——房子都要塌了,还惦记着屋里的摆设吗?"
说到这里,他突然转向青松学院的辩手:"方才这位师兄引用'制民之产',说得好!但请问,若无强兵保卫疆土,民产何以保全?若无官府组织治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