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特斯拉的预言 (第1/3页)
空腔内的空气,仿佛从流动的液体骤然凝结成了坚硬的琥珀。AI守护者——“图书馆管理员”——那毫无情感起伏的电子合成音,如同无数颗冰冷的、绝对零度的水滴,接连坠入一片名为“现实”的死寂湖面,在叶舟、艾莉丝和特蕾莎三位聆听者的意识深处,漾开一圈圈不断扩散、带着刺骨寒意的惊悸涟漪。
“文明过滤器…自动重置…”叶舟下意识地重复着这几个字眼,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他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不仅仅是因为这信息本身所蕴含的、足以碾碎一切希望的骇人真相,更是因为他毕生浸淫其中的研究——那些神秘的符号、和谐的几何、看似永恒不变的物理定律——似乎在这一刻,都找到了一个黑暗而统一的、令人绝望的解释。它们不再是通往宇宙终极真理的、闪烁着微光的阶梯,而是……一个无比宏伟的囚笼上,那些被精心设计、用以限制视野、测量“囚徒”成长进度的冰冷栅栏。
艾莉丝紧握着手中那柄陪伴她穿越无数险境的能量武器,合金的握把几乎要被她的指力嵌入手掌的纹路之中,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呈现出缺乏血色的苍白。她的整个世界观,建立于守护那些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古老智慧,并以此促进人类文明的艰难攀升之上。而此刻,这智慧的核心,这引导他们至此的“光之书”体系,其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如此残酷的、如同养殖场筛选机制般的终极陷阱。特蕾莎修女则显得异常沉默,她那独特的、一只属于血肉之躯、另一只则是精密机械的义眼,此刻正死死地锁定在全息影像中那个冷静得可怕的AI形象上,瞳孔深处的数据流以肉眼难辨的速度疯狂闪烁。她似乎在以超越常人的效率,快速分析着这条信息的多重可信度层级,并将其与梵蒂冈秘藏馆深处那些最高权限、讳莫如深的古老档案碎片进行着危险的交叉比对。她线条紧抿的嘴唇微微翕动,一句极其古老、带着特殊韵律的拉丁语短句逸出,像是一句寻求心灵庇护的简短祈祷,又更像是一句针对这残酷真相的、充满无力感的诅咒。
“证明。”特蕾莎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能完全掩饰的沙哑,她向前踏出一步,那只机械义眼闪烁的微光变得更加锐利,“我们需要证据,图书馆管理员。无可辩驳的、基于物理现实或可验证历史记录的证据,而不是一个……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可能只是基于悲观推演的科幻故事。”
“合理的请求,特蕾莎·维拉诺瓦修女。”AI的回应依旧平静无波,它甚至精准地使用了她的全名与世俗头衔,这份了解本身就显得毛骨悚然。“证据,就埋藏在你们此刻所站立的、这个记录着迭代循环的‘墓碑’深处,同样,也散落在你们第七迭代文明自身所熟知、却未能真正理解的历史缝隙之中。”
随着AI的话语,那幅展示着星辰生灭与文明迭代毁灭的宏大宇宙全息影像,开始急速地收缩、聚焦,如同一个调整着焦距的超级望远镜,最终,影像稳定下来,清晰地定格在一个对于叶舟等人而言,既熟悉又因其出现于此而倍感突兀的人物形象上。
那是一个面容清癯、颧骨高耸、眼神中燃烧着某种近乎偏执的炽热光芒的男人。他留着那个时代标志性的、修剪整齐的小胡子,身穿略显陈旧的实验室外套,背景则是一个布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线圈、闪烁着电火花的巨型放电装置以及堆叠如山的仪器设备。空气中仿佛都能透过影像,闻到臭氧与 heated 金属的独特气味。
“尼古拉·特斯拉……”叶舟几乎是**般地低呼出声。这位被现代科技界尊为先知与鬼才的塞尔维亚裔发明家,这位交流电之父,他的形象出现在这个关乎文明存亡的“墓碑”之中,显得既有一种宿命般的合理,又充满了令人不安的、近乎亵渎神圣的不祥预感。
“尼古拉·特斯拉,”AI的声音如同一位冷静到极致的纪录片旁白,开始平铺直叙,“是第七迭代文明有记录以来,少数几个——或许不超过五指之数——凭借自身纯粹的智慧、直觉与超越时代的理论模型,在完全没有外部‘试卷’(如《光之书》)引导的情况下,极度接近乃至短暂触摸到了‘文明过滤器’真实边界的个体。”
全息影像中,特斯拉正处于一种狂热的创作状态,他伏在堆满草稿的桌案前,手中的钢笔如疾风骤雨般舞动,稿纸上迅速被各种复杂的数学公式、前所未见的电路拓扑结构以及充满想象力的能量场示意图所填满。叶舟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清晰地看到,那些由特斯拉亲手绘制的某些几何图形、能量流动的矢量表示法,竟然与《光之书》中那些需要耗费巨大心力才能解读的、象征着宇宙底层规律的几何语言,存在着惊人的、近乎本质的神似!
“他……他发现了什么?”叶舟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他感到心脏在胸腔内沉重而急促地跳动,仿佛要挣脱肋骨的束缚。他感觉自己正在亲手揭开科学史上最宏大、也最黑暗的谜团之一,一个关乎全人类命运真相的潘多拉魔盒。
“他发现了这个星球能量场的真实本质,以及它在更宏大图景中的……囚笼功能。”AI的回答直接而残酷,“他通过实验和计算,独立地定义并测量了所谓的‘地球共振频率’,并直觉性地意识到,整个行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活着的电容器和能量共振体。他的沃登克里弗塔计划,其表面宣称的目的,是进行划时代的全球无线能量传输实验,但其潜意识深处,甚至可能在他自己都未能完全明晰的灵感层面,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更宏伟的目标——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主动式的行星护盾发生器。”
全息影像随之变化,展示了沃登克里弗塔极其复杂的三维内部结构剖视图,模拟的能量流在其中奔涌、汇聚、放大。紧接着,在塔的结构图旁边,浮现出更加复杂的、笼罩整个地球的电磁场力线模拟图。一个无形的、如同蛋壳般包裹着地球的能量场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它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与地球的经纬线、地质结构甚至某种更深层的数学规律相关联。
“这个设想中的护盾,其首要目的,并非为了防御来自外太空的物理攻击,比如陨石或假设中的外星舰队,”AI冷静地阐述着这个足以颠覆一切认知的理论,“而是为了进行一种信息层面的‘屏蔽’。特斯拉凭借其超凡的直觉,模糊地感知到了宇宙中存在着某种持续的、无处不在的‘外部观察’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弥漫性的‘宇宙背景干涉’。他相信,通过精确激发一个与地球自身自然频率高度协同的、强大的全球性电磁共振场,可以在行星尺度上制造出一个‘信息静默区’或‘感知盲区’,从而将地球文明从这种无形的‘扫描’或‘探测’网络中暂时性地‘隐藏’起来。简而言之,他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打造一件能让人类文明在‘过滤器’的监测雷达上‘隐形’的斗篷。”
艾莉丝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感觉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所以……他所设想的,那个能够为全世界提供免费、无尽能源的全球无线供电系统……其实只是这个巨大行星护盾在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个……‘副产品’?”
“从能量层级和场效应角度看,可以这样理解。”AI毫无波澜地确认,“全球范围内的能量无线传输,是这个庞大护盾系统在技术实现路径上必然伴随的现象。而让文明‘隐匿’,才是潜藏于其理论核心的、可能连他自己的显意识都未能完全梳理成型的终极目的。他在一些未曾公开的私人日记和实验室笔记碎片中,曾写下过一些语焉不详却令人深思的段落,提及‘打破时间的枷锁’、‘为人类建造一座无形的巴别塔’、‘隔绝那些古老视线’……这些碎片化的表述,都是他对‘文明过滤器’存在的、一种基于天才直觉的朦胧感知与反抗尝试。”
叶舟感到一阵强烈的战栗掠过全身,汗毛倒竖。他猛地回想起自己在深入研究《光之书》以及牛顿那些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手稿时,遇到的那些描述行星能量场与时空基本结构如何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晦涩段落。当时他以为那只是古人充满想象力的隐喻或未成熟的科学猜想。而现在看来,特斯拉,这位在主流科学史中饱受争议的孤独天才,竟然在没有任何古代手稿直接指引的情况下,纯粹依靠自身的智慧与灵感,独自摸索,走到了与远古秘密如此相近的边界之上!
“但是,他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特蕾莎陈述着这个已知的历史事实,但此刻,她的语气中浸染了一种全新的、沉甸甸的重量。这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项目的中断,而是一场关乎文明存亡的、悲壮战役的失利。
“是的,失败了。”AI的影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