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过大年 (第3/3页)
隐约知道,但一直没见他们动过。
四婶陈氏这时抬起头,脸上带着点红晕,声音细细的却清晰:“爹,娘,我寻思着,那铺子地段还行,赁出去收那几个租钱,也就够贴补点家用,不如……不如我自己收回来,开个小绣铺。”她说着,下意识摩挲着带有薄茧的手指,“我这点手艺,再收点绣品,总还是成的。”
“开绣铺?”奶奶有些惊讶,“那……那铺子里里外外,就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四叔接过话头,目光转向了坐在大姐身边的来娣,“所以,我们想带着来娣一起去县城。”
“我?”来娣姐猛地抬起头,手里的筷子差点掉桌上,眼睛瞪得溜圆,满是难以置信。
“对,”四叔看着来娣,眼神里带着期许,“你认字,会算账,脑子也灵光,你四舅母一个人支应铺子,又要绣活又要招呼客人,始终分身乏术。你去,一来能帮你四舅母打理铺子,记记账,招呼客人;二来,在县城里,眼界也能开阔些,你年龄也适合婚嫁,在桃花村……因着你们那爹的事,可能不好找人家,你四舅母的意思是带你去县城好些。工钱嘛,自然不会亏待你,就按县城里学徒的份例给,吃住都在我们那儿。”
这番话,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水面,在年夜饭的饭桌上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大伯娘最先反应过来,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哎哟喂,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儿!四弟,四弟妹,你们真是想着来娣!去县城,跟着四弟妹学本事,还有工钱拿!这比在地里刨食强百倍!”她伸手推了推还在发愣的来娣,“傻丫头!还不谢谢你四舅,四舅母!”
“谢……谢谢四舅,谢谢四舅母!”来娣姐的声音带着颤抖,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大姑林满枝更是早已泪流满面,她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女儿,从小陪着她吃苦挨打。现在也到了婚嫁的年龄却没有一个人来提亲,每每入夜她都难以入眠。这下子好了,四弟,四弟妹想着来娣,愿意拉来娣一把,她岂能不感动。
爷爷拍板:“好!这是好事!来娣去,好好跟你四舅母学,手脚勤快些,眼力劲儿活络些!别给你四舅四舅母丢脸!也算给你自己奔个前程!”他语气充满了对这件事的认可和对外孙女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