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沧州界 (第3/3页)
”陈氏轻拽他衣袖,“明远醒了。”
四岁的孩子迷迷糊糊睁开眼,小手无意识地抓向父亲:“爹……”
这一声“爹”,让林四勇瞬间红了眼。
他弯腰抱起明远,大手抚过孩子汗湿的额头,终于下定决心,
“走,去大名府。”
沧州兵备司的络腮胡军汉没有说错,城南粥棚确实能领赈济粮。
林四勇用木牌换了三升糙米。
“听说朝廷在大名府设了灾民册。”发粮的老吏低声道,“所有逃难过去的,都要登记造册,方便亲人寻访。”
这句话让林四勇精神一振。
对,去大名府!只要他们还活着,一定会想办法去大名府聚!
“听说了吗?”前面佝偻的老汉突然回头,“今早有秀才老爷过南驿,契丹游骑见了竟让道!”
林四勇耳朵猛地竖起。
“胡扯!”旁边瘸腿的汉子碎道:“契丹人连孕妇都剖,会敬读书人?”
“千真万确!”老汉压低声音,“那秀才穿着蓝布直缀,怀里还揣着《论语》,契丹百夫长见了,当场下令不许放箭……”
【注:《辽史拾遗》卷七,契丹南院枢密使曾颁布令“获襕衫者须解送”】
林四勇将蓝布襕衫最后一道褶皱抚平,铜纽扣映着橙光微微发亮。明远趴在陈氏肩头,小手好奇地摸着父亲腰间玉佩——那是他院试中榜时,学正亲赐的“青衿之佩。”
“路引。”守门兵卒懒洋洋伸手,却在看清文书后猛地站直:“林老爷是生员?”
青纸墨字的路引上,赫然盖着定州府学朱印,旁注“院试第十六”。排在后面的难民顿时骚动起来,有人啐道:“呸!读书人的命金贵哩!”
林四勇不言语,只将妻儿护在身后。他几年前考中的生员,何曾想过这身份竟成了乱世里的保命符?
但若有用,王伯峻也是秀才,当初为何被杀死在安喜县城头上。
林四勇不敢多想,他现在在赌,赌他的这身衣服有用,赌他能顺利护送妻儿到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