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离开大名府1 (第2/3页)
辰时,大名府南薰门,等待出城的人流在兵丁的呵斥下,排成歪歪扭扭的队伍。队伍中段,一个妇人紧紧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妇人约莫二十五六年纪,面容清秀却笼罩着一层厚重的疲惫与愁苦。
她穿着一身洗的发白、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裙,头发用最普通的木簪草草挽起。正是林四勇的妻子陈氏。她身边的小男孩,约莫四五岁,小脸蜡黄,紧紧贴着母亲的大腿。
“往前走,磨蹭什么?”一个满脸横肉的守卫不耐烦地用毛杆捅了捅前面慢了些的老人,吓得老人一个趔趄。陈氏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里。
终于轮到了她们。
守卫是个年轻的兵卒,眼神带着新兵特有的警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厌倦。他上下打量着这对母子,目光在陈氏那憔悴的脸上和明远蜡黄的小脸上停留了片刻:“干什么的?出城去哪里?”声音干涩,没什么温度。
陈氏暗暗吸口气,压下狂跳的心脏。她微微屈膝,行了个极不标准的礼,从怀里掏出两张折叠整齐的纸片,双手颤抖着递了过去。
“回军爷的话,”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奴家原是王记布庄的帮佣,前些日子,东家说生意实在做不下去了,铺子要关门……就把奴家辞了。”她说着,眼圈适时地泛红。
”城里……城里的米价一天一个样,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只好带着孩子回濠州老家去……好歹有口稀的喝。”
守卫皱着眉头,接过那两张纸,第一张是所谓的辞工凭据,纸张粗糙,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陈氏原系本店帮佣,因铺子歇业,无力雇工,今结清工钱,两不相欠。王记布庄王福贵(手印)。”字迹潦草,墨迹深浅不一,手印倒是鲜红刺目。
第二张是“路引”,格式更正规些,写着陈氏母子姓名、年貌特征,目的地淮南路濠州,落款处盖着一个模糊不清的朱红方印,依稀是大名府城南永和坊正之印的字样,墨色有些晕染,透着一股粗制滥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