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到湖州乌程县 (第2/3页)
显出主人家经营有道。
林四勇整理了下衣裳,迈步进店。店内伙计见来客,上前招呼。林四勇并未急着买东西,而是拱手低声道:“烦请小哥通传掌柜,鄙人姓林,从北边来,受大名府孙讳昌义掌柜之托,特来拜访。”
伙计见他言语郑重,不敢怠慢,忙去后堂请人。不多时,一位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与大名府孙掌柜有几分相似、眼神却更为精明的男子走了出来。他打量着林四勇,带着商贾特有的谨慎:“这位先生,方才伙计说,您受家兄昌义所托?”
林四勇再次拱手:“可是孙讳昌达掌柜当面?晚生林四勇,去年秋冬之际,于大名府,得蒙令兄昌义公仗义相助,指点迷津。临别之时,晚生曾冒昧留下些许银钱,恳请昌义公若得消息,能设法通传。昌义公言道,他在湖州有位族弟,可代为联络。”说着,他从怀中贴身取出一枚小小的、刻有“孙”字的木牌信物和一封当初孙掌柜写的介绍信,双手奉上。
孙昌达掌柜接过木牌和信,仔细验看。那木牌是他族兄家常用的记号,笔迹也确是族兄的。他脸上的警惕之色稍褪,语气缓和了些:“原来是林先生。家兄信中已提及此事。唉,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着实令人扼腕。不知林老先生可还安好?你们这是……已在湖州安顿下来了?”他记得族兄信中提到这家虽是逃难,却似读书人家,懂规矩,还预付了打探的酬资。
当初林四勇给预付的酬金是二十两,孙商人给的承诺是包打听三年。
“托您的福,家父安好。”林四勇心下稍安,忙道,“我们一家侥幸南渡,现已落户在长兴县箬溪村,总算有了个安身立命之所。今日冒昧前来,一是依约向孙掌柜禀明下落;二来……是想问问,令兄或是掌柜您这边,近来可曾……可曾听到过关于我大哥林大勇其妻小刘氏、舅父一家,以及舍姐林夏雨的任何消息?”他问出这话时,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