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5章 热乎乎的气息 (第1/3页)
中秋前夕,民间充斥着节日的气氛。
街边的小摊位摆上糖饼、麦饼、果陷饼,各种小饼,上面用模子印出月兔、云纹、福字等不同的花纹。
时令水果更是多,石榴、梨、枣、栗子、葡萄、柑橘,垒叠成色彩鲜艳的宝塔,或铺展开。
因是节庆又临近换季,各绸缎庄的生意也相当不错。
到了中秋前几日,戴缨同谢珍被谢家人接回了谢府过中秋。
回谢家后,戴缨白日多半待在华四锦,其实就算绸缎庄再忙,她也不必要去,自有秦家兄弟打理。
但她仍是选择待在店里。
铺子的生意不错,不过想要更大的名,只凭守店是不行的,戴家在平谷生意做得大,戴家人的野心自然也大。
既然铺子开到了京都,绝不甘愿只作个三、四流的小铺面,这可不是戴缨的初衷,亦不是戴万昌的初衷。
戴家不少钱,他们要的是更大的名,所以才费尽心思在中秋之日打响名头。
客堂热闹,男男女女往来不绝。
华四锦一楼陈列各类布匹,有简素的、经典的、华贵的还有当下最时兴的,根据不同类别陈放于不同的区。
客人们扯了布,若是想自家做,便只付缎子钱,若是想店里的缝人制作,就另付一笔费用。
便有伙计招呼学徒来,给客人测量尺寸,详细记到册子上,再按序制衣。
当然了,也有富户人家,想要定布料花样的,便会请到二楼,由专人接待介绍,自有一套完整的章程。
大堂东南一角,阔大的落地罩隔出一隅,专属于戴缨的坐歇处。
外面人声嘈杂,听在她耳朵里却是静的,这声音叫她安心。
秦二的声音从外响起:“东家,陈伙计来了。”
“将人请进来罢。”
陈左一伙人的工费差不多结清,只有质钱留着,作为后期修整。
不一会儿,陈左走了进来,手里提着麻草结的网兜,网兜里是一个裹得严实的布袋。
“中秋快要到了,提些东西来给东家做节庆。”
戴缨笑着起身,道了几句客气话,将陈左递来的礼收下,拿在手里还有些沉。
陈左看着那布袋,又追说一句:“知道东家不缺好东西,什么山珍海味都尝过,这东西虽不是什么金贵物,却是家妻亲自做的,外面买不上。”
戴缨饶有兴致地问道:“这里面是什么?小饼?”
陈左见戴缨问起,感觉妻子的心意被珍重。
“是她亲手酿的桂花酒,另有一包糖蜜糕。”
戴缨不善饮酒,私下也不喝,只在节庆,席间陪喝两小盏应个景,不过既是别人的心意,不好辜负。
“正正好,这桂花酒自家酿得才醇香,待我问嫂夫人安。”
今日陈左穿了一件新整的褐色及膝衫,头发也梳得光溜。
眉目舒展时,眉间有两道不深不浅的印,稍一用力,这褶更深,一身皮肤被生活摩挲得粗粝黝黑。
礼已送到,陈左就要起身,戴缨却开口道:“陈大哥,嫂夫人身子可还好?”
陈左双手交握于桌上,面上没有喜色,一身新衣和他那苍郁的神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好些了……”
这语调让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