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 > 第二十二章 及笄礼成

第二十二章 及笄礼成

    第二十二章 及笄礼成 (第1/3页)

    五月十五,黄道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便迫不及待地穿透薄雾,将紫禁城的琉璃瓦顶染上一层瑰丽的霞光,檐角的神兽在光影中显得愈发威严灵动。今日的京城,仿佛都笼罩在一层无形的、喜庆而庄重的氛围之中。

    东宫漱玉轩,早已不是平日里的清静模样。自子时起,宫内宫外便已灯火通明,人影绰绰。训练有素的宫人们步履匆匆,却井然有序,脸上皆带着与有荣焉的谨慎喜气。掌事太监低声催促着细节,宫女们手捧各式器皿、锦盒穿梭不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花香以及新漆和绸缎特有的味道。

    殿内殿外,装饰一新。大红的绸缎挽成硕大而喜庆的如意结和团花,高高悬挂于朱红廊柱之间和飞檐翘角之下;精致的宫灯换上了崭新的明瓦纱罩,上面精工绘制着“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福寿绵长”等五彩斑斓的吉祥图案;汉白玉的栏杆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铺着崭新的猩红地毯;就连庭院中那几株枝繁叶茂的石榴树,也仿佛感知到了这非同寻常的喜气,红艳艳的花朵开得如火如荼,灼灼其华,寓意着“多子多福,繁荣昌盛”。

    今日,是准太子妃夏玉溪的及笄之礼。这不仅是一个少女的成人仪式,更是关乎国体、预示国祚绵延的盛典。

    按周制,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表示成年,可以婚配。而太子妃的及笄礼,其规格之隆重,仪程之繁琐,仅在帝后大婚之下。礼部、宗人府、内务府早已协同筹备了数月,从笄、爵、醴、馔的规制,到乐舞、仪仗、宾客名单,乃至一应器物的纹样、材质,无不严格遵循古制,又极尽皇家奢华,力求尽善尽美,不容有丝毫差池。

    夏玉溪寅时正刻便被锦书和几位从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经验丰富的全福嬷嬷轻声唤醒。沐浴的香汤是用玫瑰花、茉莉花、檀香木等数十种名贵香料精心熬制,水温恰到好处。嬷嬷们动作轻柔而娴熟,为她净身、更衣,换上早已备好的、质地柔软洁净的采衣采履。那采衣是素雅的浅粉色,没有任何纹饰,象征着少女的纯真未琢。

    随后,她坐于东房(漱玉轩偏殿临时精心布置的静室)内,焚香静心。室内只点着一对龙凤喜烛,光线柔和。她未施粉黛,长发如墨瀑般披散在肩后,光滑如缎。心口如同揣了一只不安分的小鹿,砰砰直跳,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对繁琐礼仪的紧张,对成年时刻的期待,对父母姐妹的不舍,对未来的隐隐憧憬,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恍惚。今日之后,她就不再是那个可以躲在父母羽翼下、在姐姐身边撒娇的小女孩夏玉溪了,她是大胤朝的准太子妃,即将真正背负起这个身份所带来的荣耀与责任。

    辰时正刻,吉时已到。浑厚悠扬的钟声自宫中高处响起,紧接着,庄严的鼓乐声循次响起,编钟清脆,琴瑟和鸣,箫管悠远,奏响《永安》之乐,喜庆而肃穆的气氛瞬间笼罩了整个东宫。

    赞者(由一位德高望重、儿孙满堂的宗室老王妃担任)身着隆重的礼服,立于大殿东侧,面容肃穆,气沉丹田,高声唱喏:“吉时已至——请正宾入席——”

    殿内观礼的宾客早已按品级次序肃立等候,此刻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敬畏地投向大殿正门。只见一位身着超品诰命服、白发如银、梳得一丝不苟、面容慈祥却不失威严的老夫人,在两位盛装宫女的恭敬搀扶下,缓步而入。她步伐沉稳,目光清亮,虽年逾古稀,腰板却挺得笔直,通身的气度令人心折。正是今日为夏玉溪主持笄礼的正宾——永安侯府的老夫人。老夫人不仅是三朝元老永安侯的遗孀,自身更是出身名门,品性高洁,德高望重,一生顺遂,福寿双全,儿孙皆是有出息之辈,是担任正宾最理想、最令人信服的人选。

    “请主人入席——”

    夏丞相和夏夫人身着御赐的一品朝服和诰命服,神色激动而欣慰,眼底泛着隐隐泪光。他们上前一步,向正宾行揖礼,态度恭敬。老夫人微微颔首还礼。随后,夏丞相与夫人于主位落座。他们的目光不时担忧又骄傲地望向东房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既欣慰于女儿的成长与尊荣,又不舍她即将彻底离开家的港湾。夏玉妗也坐在宾客席的首位,今日她特意打扮了一番,穿着象征喜庆又不失身份的藕荷色绣缠枝莲纹宫装,气色红润,眉眼间洋溢着为人妇的幸福与喜悦,看着妹妹即将经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与祝福。柳文谦作为新婿,亦陪同在侧,举止谦和,目光中带着对妻妹的祝福。

    “请笄者出东房——”

    雅乐声变得轻柔舒缓。东房的门缓缓打开,夏玉溪在赞者和两位手捧托盘的有司(协助的宫女)引导下,缓缓步出。她低眉顺目,莲步轻移,双手交叠于腹前。虽只着素衣,未戴任何钗环首饰,脂粉未施,但那清丽绝伦的容貌、纤细窈窕的身姿、以及那份浑然天成的端庄娴雅气质,已令在场众多观礼的权贵夫人、诰命和世家小姐们暗自惊叹不已。不少夫人交换着赞赏的眼神,低声私语,无不感叹相府好教养,太子好福气。

    赞者开始唱诵古老而美好的祝词,声音清越悠长。正宾永安侯老夫人于铜盆中净手,用洁白的细棉巾拭干。然后走到夏玉溪面前,接过有司奉上的一把崭新的桃木梳(寓意辟邪祈福)。老人家的动作缓慢而庄重,带着一种仪式感,开始为夏玉溪梳理长发。她的手指轻柔,梳齿划过如云青丝,口中吟诵着古雅而寓意深远的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在这吉庆的日子,为你第一次加上成人的服饰。望你抛弃童稚之心,慎修成人之美德。愿你长寿吉祥,洪福齐天。)

    梳理完毕,有司奉上罗帕和第一支发笄。那是一支做工精巧、素雅无华的白玉簪,象征着少女的纯洁。老夫人小心翼翼地为夏玉溪簪上,完成了“初加”。

    夏玉溪依礼缓缓起身,向正宾行揖礼致谢。然后在赞者的引导下,步履沉稳地回到东房。早有宫女等候在内,为她换上与初加发笄相配的一套素色滚红边的襦裙,款式较采衣更为正式。换装后,她再次出房,走到父母面前,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夏丞相和夏夫人看着女儿稚气渐脱、初具风华的模樣,眼圈微红,强忍着激动与不舍,郑重颔首回礼。

    稍事休息,二加开始。正宾再次净手,吟诵第二段祝辞:“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在这吉庆的岁月和时辰,为你第二次加上成人的服饰。望你端庄威仪,善良谨慎,修身养德。愿你长寿万年,永享无边洪福。)有司奉上第二支发钗。这支发钗明显华丽许多,是赤金点翠镶嵌圆润珍珠的款式,工艺繁复,光彩熠熠。老夫人取下初加的白玉簪,为她簪上这支金钗(二加所用)。

    夏玉溪再次回房,换上与发钗相配的曲裾深衣。衣料是上好的织锦,颜色更为端庄华丽,绣着暗纹,行动间流光溢彩。出房后,她向正宾行拜礼,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三加最为隆重,将仪式推向高潮。正宾的神色愈发肃穆,吟诵最后的祝辞,声音苍劲而充满力量:“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在这岁首吉月,正值良辰,为你完成第三次加服。众兄弟都在,以成就你的成人之德。愿你长寿无疆,承受上天的赐福。)有司奉上一个铺着明黄云锦的紫檀木托盘,上面赫然放着一顶璀璨夺目、贵气逼人的九翚四凤珠冠!这是太子妃及笄礼制中明确规定的冠饰,象征着无上的尊荣与地位!

    老夫人神情庄重,在赞者的协助下,小心翼翼地为夏玉溪戴上那顶沉甸甸、寓意非凡的珠冠。珠冠以赤金累丝为底,点翠为羽,那翠羽色泽艳丽,如同活物。冠上镶嵌着数百颗大小均匀、光泽莹润的东珠和各色宝石,正中一只金凤昂首挺立,口中衔着一串流光溢彩的珍珠流苏,两侧各缀四只形态各异、展翅欲飞的小凤翚。整个珠冠华美绝伦,巧夺天工,在殿内烛光的映照下,散发出令人不敢直视的璀璨光芒!

    夏玉溪只觉得头上一沉,心中亦是一凛,一股巨大的、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顶珠冠,不仅代表着成年,更代表着皇家威仪,代表着她即将真正背负起的、作为一国未来国母的身份与使命。

    她第三次回房,换上了最为隆重的大袖礼衣。正红色的云锦,用真金线以缂丝技法织出翱翔九天的凤凰和繁复的牡丹缠枝花纹,宽大的袖摆几乎垂地,裙裾长达数尺,需要两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