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2章 评定细则 (第2/3页)
“陈书记,我们讨论了工人同志们的八级评定,那么工程技术人员呢?
比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他们的评级体系是否也需要同步改革?
这样才能形成从工匠到工程师的完整人才梯队和晋升通道。”
“问得好。”陈朝阳眼露赞许,
他从不认为自己作为穿越者就天然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全部智慧。
相反,他一次次被这个时代人们的坚韧、朴实以及在艰难条件下迸发出的深刻洞察力和举一反三的创造力所震撼和折服。
这位科协委员提出的问题,恰恰点醒了他,让他看到了自己构想中一个尚未完善的关键环节,
这非但没有让他感到被冒犯,反而让他由衷地感到欣喜,
这说明在汉东,同样有着能够跳出具体事务、从系统层面思考问题的优秀人才。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声音中带着真诚的敬佩:“建安同志的问题,真正点到了构建完整工业人才体系的精髓所在!
我们既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也要有能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能进行设计和创新的工程师!
这两者,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他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全场,引导着更深入的思考:
“同志们,这正说明了我们这份《汉东工业构想》的生命力,它不是一份僵化的文件,而是在座的各位,用你们的智慧和经验,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我们工人同志们的八级评定是坚实的塔基,那么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就是支撑发展的塔身,而未来的科学家、顶尖的创新人才,就是引领我们攀登高峰的塔尖。”
他看向王建安,语气充满了肯定与吸纳:“你的建议非常宝贵。
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工程师认证体系,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建立一套从技术员到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乃至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评定制度。
这套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