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职工大会(补催更符加更) (第1/3页)
老工人愣了一下,没有因为来了一群领导而紧张,接过烟,别在耳朵上,憨憨地笑了笑:
“领导,累了一天了,蹲着抽袋烟,扯扯闲篇,就是歇着了,活动?
那是文化人搞的玩意儿,咱不会。”
陈朝阳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他走回郑春秋身边,望着这片暮气沉沉的厂区和生活区,良久,才低沉地对郑春秋说:
“郑教授,你看啊,我们解放了,把资本家赶下台了,工人同志们成了工厂的主人。
可如果主人的生活,只是从给资本家干活,变成在这破败的厂房和宿舍之间麻木地循环,思想被禁锢,技能停滞不前,精神生活一片荒芜……
这算哪门子的解放?”
他顿了顿,声音沉重:
“机器坏了可以修,标准没了可以立。
但人的心气要是没了,思想要是生锈了,那可比机床生锈要可怕得多。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出产合格零件,更需要培养出有尊严、有技能、有盼头的新社会工人!”
郑春秋叹气,他被眼前具体的困顿和陈朝阳话语中深刻的忧患所震动。
他郑重点头:“我明白了,陈书记。
欲速则不达,但方向,必须明确,就从立规矩、树人开始!”
陈朝阳的目光再次投向那高耸却沉默的烟囱,
“解放,不仅仅是换个地方工作啊。”陈朝阳对身边的郑春秋低语,“思想不解放,人不能全面发展,哪来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郑春秋深以为然地点头:“基础太薄弱了,尤其是标准和秩序。
陈书记,欲速则不达,但方向必须明确。”
方向是什么?陈朝阳早已想清楚。
如此规模的大厂,绝不能只满足于低水平的农具制造。
他的目标是 “军民融合,协同发展” 。
现阶段,公开、大规模的生产任务依然是农具,这是维持工厂运转和支援农业的根本。
他要让金陵机器厂在1955年前,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效益,堂堂正正地升格为厅级大厂,成为京州乃至整个汉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