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衙斋卧听萧萧竹 (第3/3页)
“实在是县里窟窿太多,教师工资要发,机关运转要维持,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没办法?”
“我看你们办法多得很!
水利的钱可以挪去买不明不白的‘五金建材’,教育的钱可以拿去填其他窟窿,到了烈士抚恤金这里,就没钱了?”
他的目光再次扫向账本,迅速翻到机关经费支出部分,指着其中一项:
“那这笔钱呢?上个月,机关事务科申请的‘特殊工作补贴’,金额一千五百万元,理由是‘保障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这是什么重点工作?补贴发给了哪些人?标准是什么?”
钱友德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了:“这……这是……是张书记和赵县长批示的……说是……说是同志们加班辛苦……”
“加班辛苦?”陈朝阳的声音像是结了冰,
“我刚刚从王家庄回来,那里的乡亲们,面朝碱土背朝天,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连肚子都填不饱!
那里的烈属同志们,白发人送黑发人,拿着你们打了折扣、还拖欠的抚恤金,连件像样的棉袄都没有!
你们坐在崭新的办公楼里,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皮鞋锃亮,头发抹油,然后告诉我,你们加班辛苦,需要发特殊补贴?!”
他每说一句,张启明和赵志刚的脸色就白一分,周围其他干部的头就低下去一分。
“财政困难?我看是你们心里根本没有乡亲们的困难!”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威势,目光如锥,刮过张启明笔挺的中山装和赵志刚锃亮的牛皮鞋,最终落回他们苍白失措的脸上。
这股在战场上淬炼出的不怒自威压得人喘不过气。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陈朝阳不由自主的念出这句诗,字字珠玑,清晰冷硬,
“我倒是真想看看,我们阜宁县的两位‘父母官’,平日里卧在什么样的‘衙斋’,听着什么样的‘竹声’,短短两年不到就能对民间疾苦,安之若素,甚至……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