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半供给制 (第2/3页)
便是最持重者,眼神中也难免闪过一丝震动。
汇报完毕,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茶杯盖轻碰杯沿的细微声响。
省长孙亚军率先打破了沉寂。
他扶了扶眼镜,目光扫过手中的财政估算草案,语气沉稳务实:
“朝阳同志的报告,振聋发聩,问题抓得准,分析透彻,规划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在我省是空前的。
从长远看,根治苏北盐碱,对我省乃至国家的粮食安全,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这一点,我完全赞同,也深感佩服。”
他话锋一转,露出了当家方知柴米贵的凝重:“但是,同志们,我们必须面对冰冷的现实。
仅仅这第一期骨干水利工程,初步估算,涉及的资金、人力、物资——尤其是水泥、钢材——就是一个让我们财政厅头皮发麻的数字!
我们省刚走上正轨,百业待兴,处处都要钱。
一旦启动苏北工程,意味着未来数年内,省里大部分资源都要向苏北倾斜。
其他地区的工业建设、城市维护、文教卫生投入,必然受到严重挤压。
这个决心,关乎全省大局,不能不慎。”
他看向陈朝阳,目光带着质询:
“朝阳同志,百年大计固然好,但工程能否进一步分阶段、压缩规模?
投入产出周期能否明确?
我们必须对全省人民负责,不能搞成无底洞,万一……我是说万一,工程受挫,或者效果不及预期,我们汉东省,输不起……”
陈朝阳认真倾听,随即沉稳回应:
“孙省长顾虑得非常实际,这也是我必须向省委说明清楚的关键。
工程绝不能一拥而上,必须分阶段,集中力量打好灭战。
我的规划里明确了‘第一期工程’核心是搭建水利骨架,目标就是‘打通关键,初见成效’。
关于资金和物资,我考虑多条腿走路:省里挤出部分启动资金和计划内物资;
我负责带队,向华东局和北平争取专项支持和政策倾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