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做报告!马建泽带来的灵感…… (第1/3页)
‘最初始的评估,要把高阶定式近似转化的结果和原高阶定式进行对比。’
‘无论是高阶定式,还是转化结果都是线性的,可以用计算机带入大量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
‘计算可以在各个位置对比,还要联系高阶定式所在的方程或方程组……’
‘要调取转化后方程的数值计算,与各个不同数值位置进行对比……’
“中途会有多因素的影响,可以参考他们的评分机制……”
“……”
在酒店房间的写字桌上,张明浩顺着思路认真研究起来。
一做就是一个晚上。
似乎只是晃个神的时间,窗外的天色都开始放亮。
他理清了全部的逻辑,完成‘评分偏差修正系统’的运作机制,并做了一张完整的模块运作图。
起身,长长伸了个懒腰。
张明浩打开窗子,狠狠吸了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拉上窗帘,拿出手机给孟国庆发了条‘上午要补觉’的信息。
下一步,呈大字形往床上一趴,闭上眼睛就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经十点钟了。
等收拾好东西,再赶到数学中心时都已经快到午餐时间。
张明浩干脆直接去了餐厅,他打好了饭,正好等到孟国庆三人进门。
四人又围了一桌。
黄明关心的问道,“上午没来,是准备报告吧?准备的怎么样?”
“额~”
张明浩尴尬了一下,还是点头道,“应该没什么问题。”
孟国庆笑道,“你是第一次公开做学术报告吧?紧张也正常。”
“你的研究是已经发表了的,而且被好几个机构采纳,也不用紧张,大家就是听一下而已。”
“没什么可紧张的。”
薛凤柱也跟着说了句,“我第一次公开做报告,是在宾州法尼亚当访问学者的时候,下面都是一群不认识的外国人。”
“我当时就想,说的好坏就这样了,走个过场的研究也没人在乎。”
孟国庆和黄明都笑了出来。
他们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做报告时的情况,紧张是肯定有的,但做了报告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他们正说笑着,临近的一桌有几个人坐了下来。
有个老教授一直看着这边。
他梳了个大背头,戴着方框眼镜,中山装的打扮看起来一副领导的派头。
张明浩朝旁边看了一眼,他的视线正好和老教授对上。
对方有些不确定的喊了一声,“张明浩?”
“您是?”
张明浩转过身问了一下,见老教授站了起来,他也干脆礼貌的站了起来,干脆主动过去握了下手。
同桌人帮着介绍了一下,“这是陈永辉院士,武城工业大学数学学院院长。”
“陈院士,你好。”
陈永辉拍了拍张明浩的胳膊,说道,“我听过你的名字,很好啊。”
“昨天下午,你否了马建泽的研究,水平真的是很高,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啊。”
“谢谢。”
张明浩礼貌的表示感谢。
陈永辉则是话音一转,继续开口道,“但是,年轻人做事也要多考虑考虑。”
“您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