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领先整个时代的构想! (第3/3页)
、竞争力——已经具备了现代经济管理的雏形。
当然了,目前这些所有举措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
更准确一点的来说是集体企业。
想要将效果发挥到极致,还是要差上一些的。
毕竟国有企业的能动性还是要差上不少的。
但是就目前而言也只能做到现在这样了。
民营经济的真正起飞还得等上好几年。
“太好了!林默同志,你刚刚的这一席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
王为民合上笔记本,满脸振奋,“我回去就向市里汇报,立刻启动领导小组的筹建工作!按照你这个蓝图来,我们宁市的工业,想不腾飞都难!”
送走了心潮澎湃、干劲十足的王为民,林默办公室重新恢复了安静。
他坐回办公桌前,却没有立刻处理桌上积压的文件,而是陷入了另一层面的思考。
如今的红星机械厂,已经不再是那个几百人、产品单一的小厂,而是下辖多个分厂、研究所,拥有军品民品两条线,建制提升到副师级的综合性单位。
“副师级…”林默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这个级别不仅仅意味着荣誉和待遇,更意味着责任和规范。
过去那种依靠个人威望和几个核心骨干“冲锋陷阵”式的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了,必须进行详细的组织划分,建立起正规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
他铺开一张白纸,拿起钢笔,开始勾勒红星厂新的组织架构。
首先是领导决策层,厂党委毫无疑问是核心领导地位,主要把握方向,决策重大事项。
目前厂党委和研究所党委合二为一,林默自己作为厂长兼所长,是行政和科研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副厂长何建设主持日常生产经营,副所长秦怀民主持日常科研管理。
然后是一些职能管理部门。
厂部办公室主要负责文秘,档案、接待、协调。
安保科:主要负责厂区安全以及研究研所安全,保证研究资料的完整性。
计划财务科:负责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资金调度、财务报表。
人力资源科:负责人员的招聘、调配,考核,工资福利,尤其要建立技术职称评定和晋升体系,打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成长通道。
后勤保障科:负责全厂的物资采购,仓储,运输,宿舍,基建维修等。
质量管理科:独立于生产部门,负责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质量监督和检验,拥有质量一票否决权。
再次是业务执行层面,即各分厂,车间和研究所内部:
红星机械厂(一分厂):目前主要负责原有63改部件及“红箭-1”部分结构件生产,下设机加车间、热处理车间、总装车间。
红星机械二厂(二分厂):由前进机械厂整合而来,逐步承接更多“红箭-1”及未来新枪械的生产任务。同样需设立对应车间。
红星电子设备厂(三分厂):专司“红星”牌电视机及其他未来民用电子产品生产,设立电路板车间、装配车间、调试车间等。
微光夜视仪生产车间:目前虽在总厂区内,但因技术敏感性和工艺特殊,应作为独立车间管理,直属厂部。
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按照项目和专业方向进行划分,“轻武器研究室”,“光电技术研究室”,“火炸药研究室”,“电子工程研究室”等。
每个研究室由资深研究员或工程师负责,同时设立所属的试制车间,负责样机试制。
……………
林默一边勾勒,一边思考着人员的配备,将组织架构逐步的一点点完善。
“何建设可以更多地转向全面经营管理和新产业园的协调,张援朝全面负责采购,对外衔接和物资采购,板上钉钉的后勤保障科长。”
“马为国专注电子设备厂,王铁柱这类老师傅,可以担任关键车间的主任或技术总监,新来的大学生们,根据专业和能力,直接充实到研究所各研究室或技术管理岗位……”
一个上午过去,画完最后一笔,林默放下钢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拿起电话,摇通了何建设办公室的号码:
“何副厂长,请你过来一下,另外,通知秦副所长、马厂长,还有各车间主任,下午两点,召开一个领导班子扩大会议,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