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七十六章 电子九所

第七十六章 电子九所

    第七十六章 电子九所 (第2/3页)

不起早!”

    话虽这么说,但赵建国的语气里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充满了赞赏和“果然如此”的意味。

    他清楚,人才是发展的根本,林默这么做,看似“挖墙脚”,实则是在用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整合濒临浪费的技术力量,对全省的军工布局长远看未必是坏事。

    “嘿嘿,赵主任,看破不说破嘛。”林默也笑了,“主要还是为了帮兄弟单位解决困难,顺便……互通有无。”

    “行了行了,别跟老子扯那些虚的!”赵建国笑骂一句,随即正色道:

    “不过你这个想法,倒是歪打正着!正好,昨天刚开完会,好几个厂的厂长都快把我办公室门槛踏破了,都是哭穷要资金的!”

    “刘局长也为这事头疼呢!你等着,我这就去跟刘局长汇报一下,用省国防办的名义来联系协调,这样名正言顺,也免得那些厂领导有情绪,觉得是你红星厂趁火打劫!”

    “那太好了!谢谢赵主任!”林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省工办这面大旗,很多事情就好操作多了。

    挂断林默的电话,赵建国立刻起身,拿着刚才记下的要点,来到了隔壁省工业局局长刘向前的办公室。

    刘向前正审阅着一份关于全省工业企业亏损面的报告,眉头紧锁。

    看到赵建国进来,他抬了抬眼:“老赵,有事?”

    “局长,有个情况跟您汇报一下。”

    赵建国在林默面前大大咧咧,在刘向前面前还是保持着应有的尊重,“刚红星厂的林默来了个电话,他有个想法……”

    他把林默关于“技术交流、人才互助”的提议,换了一种更官方的表述,向刘向前做了汇报。

    刘向前听完,靠在椅背上,沉吟了片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嗯……林默这个同志,脑子是活。现在这个大环境,很多老三线厂确实难以为继,光靠输血不是办法。如果能通过这种模式,让他们自己产生造血能力,那是最好不过了。”

    他顿了顿,感慨道,“老赵啊,说实话,现在全国军工系统都困难,每次去京都开会,听着别的省汇报成绩,我这脸上都无光啊。”

    “幸亏……幸亏咱们省宁北还出了个红星厂,出了个林默!算是给咱们省,也给我这个局长,撑住了场面!不然,我都没脸去开会了!”

    他拿起笔,在报告上签下了“同意”二字,并对赵建国说:“就按林默的想法,以省工办的名义去协调吧。”

    “把握好尺度,既要解决实际困难,也要注意团结,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是,局长!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赵建国得了尚方宝剑,精神抖擞地离开了。

    同一时间。

    西南腹地,绵阳市,电子九厂。

    这是一家随着大三线工程检建起来军工企业,主要生产军用通讯设备的零部件。

    但是,随着军费削减和订单减少,厂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在厂区边缘一栋斑驳的筒子楼里,二楼的一间宿舍兼办公室内,三十岁出头的工程师陈建军,正眉头紧锁地看着桌上摊开的电路图。

    他头发凌乱,眼窝深陷,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

    “厂长,您再想想办法!”陈建军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急切,他对面坐着的是同样愁容满面的老厂长。

    “我们‘小型化战术跳频电台’项目,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数字调制解调单元攻关阶段!现在卡在QPSK(四相相移键控)调制器的载波同步和相位模糊消除这个问题上”

    “只要有一台像样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做测试,我们就有把握突破!可现在……连买基本元器件的钱都批不下来啊!”

    他拿起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技术建议书,上面罗列着他正在攻克的技术细节:

    目标:研发一款基于CMOS工艺的,适用于恶劣电磁环境的战术跳频电台核心模块。

    技术路径: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F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