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46章寒门案首惊四方

第46章寒门案首惊四方

    第46章寒门案首惊四方 (第1/3页)

    府试结束,龙门再启。

    考生们或垂头丧气,或志得意满,如潮水般涌出贡院。

    关于那个“特许参考并举报主家的书童”的窃窃私语,

    也随之在沭阳城的大街小巷流淌,

    却大多带着看笑话的揶揄

    ——一个贱籍书童,能翻起什么浪花?

    只怕是自取其辱!

    然而,贡院深处,至公堂旁侧的阅卷房内,气氛却凝重如山。

    灯火通明,香烟袅袅。

    十数位被聘为此次府试同考官的州县学官与致仕老臣正襟危坐,

    面色凝重地评阅着面前已糊名、誊录的朱卷。

    房内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因看到不堪入目之文而发出的无奈叹息。

    提学御史周孚先周大人端坐主位,面色沉静,手指却无意识地轻叩着紫檀木案面。

    他的目光,时不时会扫过被单独放置在手边的那份“玄字柒拾叁号”答卷。

    “咳咳。”

    一声干咳打破了沉寂,发言的是安东县学训导徐有仁,他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惯有的严肃与刻板。

    他捻着颌下几缕稀疏的胡须,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诸位同僚,科考乃国家抡才大典,首重根基扎实,品行端方。

    尤其经义,乃士子立身之本,万万不容离经叛道、标新立异之徒混淆视听。”

    他话音刚落,身旁几位与他交好,或同样持重的考官便纷纷颔首附和。

    “徐训导所言极是。

    如今一些年轻士子,书没读几本,便妄图解经,实乃哗众取宠。”

    “正是,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还是稳字当头为好。”

    气氛在几位保守派考官的一唱一和下,渐渐变得有些沉闷压抑。

    周大人不动声色,只是静静听着。

    初步阅卷评级已毕,各房开始推荐本房“高荐”之卷。

    一位姓王的胖考官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讨好与自得:

    “周大人,下官房中有一卷,经义纯熟,深得朱注精髓,诗赋亦工稳典丽,当为佳卷。”

    他呈上的试卷,确实字迹端正,引经据典,四平八稳。

    紧接着,一位姓李的瘦高考官也呈上一卷,捻须笑道:

    “周大人,下官所荐之卷,策论引据翔实,文笔老练,尤其对水利之论,颇合经传古法,可见考生功底扎实。”

    被呈上来的,多是一些经义功底扎实、诗赋工整、策论四平八稳之作,

    符合一贯的取士标准,却鲜有令人眼前一亮者。

    整个阅卷房内,弥漫着一种因循守旧、排斥异端的沉闷气息。

    这时,徐有仁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注意。

    他面色严肃,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周大人手边那份特殊试卷上,

    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与质疑:

    “周大人,老夫听闻,此次府试,竟有一奴籍书童混入考场,

    还闹出举报主家的风波?

    如此身份卑贱、心术不正之徒,

    其文章纵然有些许巧言令色,又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科举取士,首重德行,若让此等之人名列前茅,岂非玷污斯文,惹天下士子耻笑?”

    他这番话,立刻引来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