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在襄阳那些年 > 第四十章 邓州鏖战

第四十章 邓州鏖战

    第四十章 邓州鏖战 (第2/3页)

“我晓得。”郭靖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等我回来。”

    王大用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江湖儿女的豪情与默契,在这烽火连城的乱世里,显得格外动人。他抱拳道:“郭大侠多加保重,城上有我在,定不会让蒙古人轻易得手。”

    郭靖点点头,转身召集了五百名精壮的江湖义士,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溜下城墙,消失在城西的密林里。

    次日清晨,蒙古军的攻势如期而至。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塔海显然是做足了准备,数十架投石机一字排开,将磨盘大的石头砸向城墙,“轰隆”声不绝于耳,城砖飞溅,烟尘弥漫。

    “稳住!都给我稳住!”王大用嘶吼着,指挥士兵们用木盾抵挡落石。可石头的力道太大,木盾被砸得粉碎,不少士兵被直接砸成肉泥,城头上惨叫声此起彼伏。

    黄蓉站在一处相对安全的箭楼里,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不时对传令兵喊道:“让西城墙的人往南撤三丈,避开投石机的射程!”“东城墙多备些水袋,防备火箭!”

    她的声音清脆,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让慌乱的士兵们渐渐镇定下来。

    投石机轰炸了半个时辰,城墙被砸出了好几个缺口。塔海的旗帜一挥,蒙古兵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云梯密密麻麻地架了起来,喊杀声震耳欲聋。

    “杀!”王大用第一个冲到缺口处,挥刀砍翻爬上城墙的蒙古兵。士兵们紧随其后,用长枪、用短刀、用身体,堵住那不断扩大的缺口。

    江湖义士们也杀红了眼,有的挥舞着大刀砍断云梯,有的抱着蒙古兵一起跳下城墙,同归于尽。城头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每一寸土地都在被鲜血浸染。

    王大用身上已经添了好几处伤口,左臂被刀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顺着手指往下滴,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机械地挥舞着刀,劈、砍、刺,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决绝的杀意。

    他想起孟珙的嘱托,想起孟之继在邓州城下的誓言,想起那些送来杂粮薯干的百姓。他不能退,也退不起。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蒙古军的攻势才渐渐缓了下来。城头上已经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尸体堆积如山,活着的人也个个带伤,精疲力尽。王大用靠在一个破损的箭垛上,大口喘着气,刀插在地上,支撑着他几乎要倒下的身体。

    黄蓉走过来,递给她一块干粮和水囊:“先垫垫肚子。”她的脸色也很苍白,嘴角还有一丝血迹,显然刚才也动了手。

    王大用接过,却没有吃,只是望着城外。蒙古军虽然撤退了,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塔海的耐心远超巴图,他会像饿狼一样,一点点消耗他们的力气,直到城破的那一刻。

    “不知道……靖哥哥那边怎么样了。”黄蓉望着城西的方向,眼中满是担忧。

    王大用也看向那边,落马坡方向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这反而让人心慌。是得手了?还是……

    夜深的邓州城头,风带着深秋的寒意,卷过残破的旌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黄蓉披着一件厚实的披风,独自站在垛口边,望着对面蒙古军营连绵的灯火。那些灯火在黑暗中跳动,像无数双窥伺的眼睛,让人心头发紧。

    白日的厮杀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城头上的血腥味浓得化不开。郭靖带着人去落马坡救援,至今未归,消息全无。王大用留下的士兵们大多已疲惫不堪,靠在墙角打盹,只有零星的哨兵还在强撑着巡视。这偌大的城头,此刻竟显得有些空旷,空旷得让人心慌。

    黄蓉轻轻叹了口气,拢了拢披风。自十六岁跟着郭靖闯荡江湖,她经历过的危局不算少,襄阳城下的血战,桃花岛上的险遇,哪一次不是九死一生?可从未像此刻这般,觉得心力交瘁。

    她素来以聪慧自诩,总能在绝境中想出破局的法子。可面对塔海这等狡猾狠辣的对手,面对城外数倍于己的蒙古大军,她的那些机变计谋,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就像一张精心织就的网,却被对方用蛮力一次次扯得摇摇欲坠。

    “说到底,我也只是个女人啊……”她低声呢喃,声音被风吹散。是啊,再聪明,再能干,她终究是个女人。渴望有个坚实的肩膀可以依靠,渴望在疲惫的时候能有人说句宽心的话,渴望那些不必提心吊胆的安稳日子。

    可郭靖……她的目光黯淡下去。想起那年郭靖被蒙古人俘获,在草原上受的那些罪,她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后来在黑龙潭拼死将他救回来,身上的伤养了大半年才好利索,可瑛姑那句“有些伤,是药石治不好的”,却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心里。

    蒙古人用的锁阳散,歹毒至极,伤了郭靖的根本。这些年,他虽依旧是那个为国为民的郭大侠,可夫妻间的温情,却终究是缺了一块。夜里躺在一处,她能感受到他的愧疚,却什么也做不了。

    如今她才三十二岁,正是女人最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