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样品与暗流 (第2/3页)
来了!咋样?市里顺利不?没遇到啥麻烦吧?我这三天都没睡好,总怕你被人坑了!”
林凡笑了笑,没说话,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那两件样品,摊在柜台上。
淡灰的 T 恤在灯光下泛着软光,浅粉的那件领口还留着徐主任用粉笔画的记号,像个小月牙,没擦干净。
“猛子,你摸摸。”
王猛赶紧凑过来,粗糙的手指反复捏着布料 —— 他的手常年搬货,指腹磨出了茧子,却格外轻地蹭过针脚,像摸自家娃的脸似的,还把口袋翻过来,对着店里的灯看:
“哎呦!这料子真软和!比咱们进的那些童装还好 —— 你看这锁边,比我媳妇缝衣服还密,上次我媳妇给娃缝裤子,针脚大得能塞手指!”
他咧开的嘴都合不上,露出两排白牙,又翻到里面,
“你看这线头,一根都没有!
上次进的那批货,里面的线头能扯出半寸,
张阿姨还来找过我,说孙子穿了痒,我赶紧给人换了件。
凡子,
这是你找的新货源?
肯定好卖!我看张阿姨下次来,指定得买两件,说不定还会带街坊来!”
林凡摇摇头,指着左胸的小口袋,语气里藏着点抑制不住的兴奋,连声音都轻了点:
“猛子,这不是新货源,是咱们自己的货。”
“自己的货?”
王猛愣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像见了稀奇事,伸手挠了挠头,指节蹭得头发乱了也没察觉:
“啥叫自己的货?咱们还能做衣裳?这不是电视里那些大工厂才有的本事吗?咱们这小破店,连个缝纫机都没有,也能做?”
他说着,又拿起样品翻来覆去地看,手指蹭过针脚时,还轻轻叹了口气,像是第一次见这种 “自己做的衣服”,眼里满是不敢信。
“对,咱们自己做。”
林凡拿起浅粉 T 恤,手指在口袋上轻轻划了圈,圈住那个未来要绣 Logo 的地方,
“布料是我挑的新疆长绒棉,摸着软,孩子穿不闷汗;版式是我按笑笑的衣服定的,领口、口袋都改了,更合身;
厂子是街道办的红星厂,靠谱得很,车间干净,工人也仔细。以后这里,就绣上‘笑笑宝贝屋’的标记 —— 哪怕现在只是个名头,也是咱们自己的牌子,不用再看批发商的脸色,他们想涨价就涨价,想断货就断货。”
王猛盯着 T 恤上的小口袋,半天没说话,突然一拍大腿,声音都高了:
“好!太好了!凡子,你真能折腾!这要是成了,咱们就不用再跟人抢货,也不用怕他们压价了!
之前李批发商给咱们涨了五毛钱,咱们都得跟着涨,有个顾客本来要拿三件,一听涨价,只拿了一件,还说‘别家都没涨’!”
可兴奋劲过了,他又有点担心,声音低了点,凑得近了些,生怕被路过的人听到:
“就是…… 这得花不少钱吧?定金付了多少?第一批做一百件,布料、加工费、绣 Logo,算下来得几百块吧?万一做出来卖不出去,咱们这不白扔钱了?
咱们店里的流动资金本来就不多,上次交房租还是凑的,笑笑的学费还没攒够呢……”
“先试水,花不了多少。”
林凡拍了拍他的肩,掌心的温度传过去,语气坚定得像钉钉子,
“猛子,我算过了:布料每米 8.5 元,一件 T 恤用一米布,一百件就是 850 元;加工费 3.5 元一件,一百件 350 元;
绣 Logo 五毛一个,一百件 50 元;总共 1250 元,定金付了三成,也就 375 元。
就算卖得慢,咱们老顾客有二十多个,张阿姨、李婶、幼儿园的王老师,每人买两件就能卖四十件,剩下的摆着慢慢卖,亏不了多少。
而且,老是卖别人的货,赚点差价,永远是小打小闹。
要想让笑笑过上安稳日子,不用再挤筒子楼(现在住的筒子楼没暖气,冬天笑笑总冻得手脚凉,晚上睡觉得裹两床被子),不用再担心交不起学费,咱们得有自己的东西。这事儿,错不了。”
王猛看着他眼里的光 —— 那光比店里的灯还亮,是他以前跟林凡一起在夜市摆摊时没见过的,是带着盼头的光。
心里的担心慢慢散了,他重重点头,攥着拳头:
“成!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