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 第三十八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三十八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三十八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1/3页)

    男人急得嗓门都哑了:

    “林老板,你帮我看看!这衣服是不是有问题?我家娃穿了半天就痒得哭,我媳妇用肥皂洗了三遍,还是扎人!上次我在你这儿买的作业本,质量好,我以为老钱的货也靠谱,没想到坑娃!”

    林凡接过仿品,凑到鼻尖闻了闻,有股刺鼻的化学味,他用指甲轻轻一扯领口,线就松了,露出里面混着的化纤丝:

    “大哥,这料子掺了至少五成化纤,红星厂的棉料是没这味的,你看我这正品,洗了还有胰子的淡香。”

    他取了件正品给孩子换上,孩子摸了一下胸口的笑脸布标,哭声慢慢停了,还伸手揪了揪衣角。

    男人当场买了两件,说 “以后再也不图便宜买老钱的货了,娃遭罪比啥都强”,后来这男人还介绍了厂里的工友来买,成了常客,每次来都要跟林凡聊两句,说 “你这货实在”。

    “妈的!太欺负人了!我找那老东西算账去!”

    王猛气得眼睛通红,抄起门闩的动作太急,木柄撞在货架上,震得橡皮和铅笔盒哗啦啦响,玻璃罐里的水果硬糖也跟着晃,掉了两颗在地上。

    他红着眼圈,喉结滚了好几下,声音都哑了:

    “咱辛辛苦苦做的货,熬夜盯厂,跟师傅说好话,凭什么让他抢生意!他那货是垃圾!穿坏了孩子怎么办?我家娃上次穿化纤的,后背起了一片红疹,哭了半宿,我媳妇抱着娃哭了一夜!”

    “站住!”

    林凡厉声喝止,伸手拽住王猛的胳膊,指腹蹭到他胳膊上的老茧 —— 那是王猛之前在工地搬砖磨出来的,搬一袋五十斤的水泥才赚五毛钱;

    磨破了多少双手套才攒下点钱,有次手套磨破了,他的手被水泥烧得通红,还坚持搬完了最后一袋。

    “你去了能怎么样?打坏了人要赔医药费,最少得两百块,上次东头老周跟人打架,赔了五百,还被派出所关了三天,派出所来了店都得关,咱们这月的房租还没交呢!这不是正好中了他的圈套?”

    林凡的声音有点抖,想起王姥姥上次来店里,塞给他一篮子鸡蛋,鸡蛋还带着鸡窝的温乎气,王姥姥说

    “凡子,别跟人置气,挣钱不容易,你爸妈走得早,我们就盼着你安稳”,这话像根针,扎得他心里疼。

    王猛梗着脖子,把脸扭向窗外,街上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地过,卖冰棍的吆喝声 “绿豆冰棍 —— 五分一根” 飘进来,衬得店里更闷,连风扇吹的风都是热的,风扇还是去年夏天买的二手货,转起来嗡嗡响,吹出来的风都带着股旧铁味。

    林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他拿起仿品,指尖捻着稀薄的布料,突然想起小时候看爷爷修锄头 —— 断了的木柄用铁丝缠紧还能用,只要肯想办法,总有出路。

    上次爷爷修坏了的犁,别人都说扔了,爷爷却用木头补了补,还能用好几年。心里那点堵得慌的感觉慢慢散了,换成一股硬邦邦的劲。

    “他打价格战,咱不能跟着打。咱的优势是质量和服务,他仿得了样子,仿不了料子,仿不了咱对孩子的心思。”

    他沉声道,

    “猛子,你去巷口找李木匠,要块两米长、二十厘米宽的泡桐木板 —— 泡桐木轻,挂着方便,还不重,上次李木匠给人做招牌,用的就是泡桐木,说‘这木头像样,还不贵’。

    用朱砂红的漆写字,写‘郑重声明:

    本店 “笑笑” 牌童装,采用新疆优质长绒棉,红星纺织厂定点精工制作,每厘米八针锁边,无化纤无荧光剂,谨防劣质仿冒,勿因价低忽视孩童健康’,就挂在店门口最显眼的地方,让路过的人都看见!上次有个顾客说,看见声明才敢买,怕买着仿品。”

    说完他又想起布标,立刻摸出通讯录 —— 那本子封面都磨破了,是去年开学时进的笔记本,没卖完自己用了,里面记着作坊的电话,还有红星厂徐主任的传呼号,传呼号他背了好几遍,就怕忘了。

    他跑到巷口的公用电话亭,投了个硬币,硬币 “叮” 的一声落进去,拨通了巷尾刺绣坊刘姐的电话,特意叮嘱:

    “刘姐,能不能加急?布标用双层棉线,笑脸的针脚密点,每毫米两针,别让人家轻易仿了去,我多给你加五块钱加工费。上次你给我绣的字,特别好,别人都夸。”

    挂了电话,他又骑着自行车去市区找徐主任,自行车骑得飞快,风吹得的确良衬衫贴在背上,汗湿了一大片,连裤脚都沾了尘土,路上还差点被一辆拖拉机蹭到,拖拉机 “突突” 响,吓得他赶紧捏紧车闸,车轮在地上擦出道黑印。

    徐主任的办公室在红星厂的二楼,墙上挂着 “1995 年先进车间” 的奖状,边角有点卷,是去年车间得的,徐主任说 “这奖状是大家伙儿的功劳”。

    桌上摆着个搪瓷缸,印着 “劳动模范” 四个字,缸沿有个小缺口,是徐主任年轻时得的,用了十几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