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余波未平与工坊雏形 (第1/3页)
匈奴败退的狼藉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烽燧内弥漫着血腥、硝烟与一种劫后余生的奇特氛围。王离率领的精骑已然离去,只留下孙悍等十名士卒,以及一份沉甸甸的功劳和一份更加沉重的未来。
孙悍看着正在指挥人手收敛同袍遗骸、清点缴获的李默,眼神复杂。最初的轻视和嫉妒,在亲眼目睹了那“雷霆”之威和李默临危不乱的指挥后,已转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忌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他虽是百将,但此刻在这座残破的烽燧里,真正的核心,无疑是这个名叫李默的戍卒。
“李…李兄弟,”孙悍走上前,语气客气了许多,“接下来有何打算?王将军虽令我等待守,但胡虏新败,黑山戎又虎视眈眈,此地恐非久留之地啊。”
李默将一捆匈奴人的箭矢归拢放好,直起身,目光扫过烽燧。墙体破损,物资匮乏,人手算上伤兵也才十二三人,可谓百废待兴。
“孙百将所言极是。”李默点点头,语气却异常沉稳,“正因强敌环伺,我等才更不能轻易弃守。烽燧虽残,却是预警前沿,一旦放弃,后方郡县便如盲人失耳。当务之急,是尽快修复工事,储备物资,让此地重新变成扎进胡人眼皮里的钉子!”
他说话间,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气度。孙悍下意识地点头,随即又皱眉:“可是…人手、材料都…”
“事在人为。”李默打断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材料,匈奴人‘送’来了一些,缴获的兵器、皮甲都可回炉或改造。周边山林也有的是木头和石料。人手虽少,合理安排即可。”
他不再多言,立刻开始行动。他将现有人员简单分工:伤势较轻的负责警戒和照料重伤员;手脚完好的,则在他的指导下,开始进行一项项看似简单却极具针对性的改造。
没有足够的巨石夯土?那就砍伐粗木,制成简易的拒马和鹿砦,层层叠叠地堆在烽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