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六十二章 大唐已经不懂该怎么灭国了(冲三江,求追读)

第六十二章 大唐已经不懂该怎么灭国了(冲三江,求追读)

    第六十二章 大唐已经不懂该怎么灭国了(冲三江,求追读) (第2/3页)

向沙盘道:“至于行军诸事,兵部自有其法,麻烦的是战后……”

    “其实也没那么麻烦。”韦谅在李暐惊讶的眼神中,说道:“就比如西突厥诸部,西突厥必然遭遇雪灾,而且很严重,可立刻派人出使西突厥,告诉他们,大唐可付出一定的粮食,让他们度过灾年。”

    “西突厥没那么好说话!”李暐侧身。

    韦谅摇头道:“那就告诉他们,这样的寒潮,以后年年都会有,而且会更大,他们的选择只有大唐,而大唐……我们不要他们的牛羊,那些东西他们自己留着,我们要他们的矿,金矿,银矿,铁矿,都可以用换粮食,他们不会采,我们去采。”

    李暐皱眉问:“你就不怕西突厥因此壮大?”

    “不怕!”韦谅轻叹一声,道:“寒潮之事,虽是末将一时之论,但若真是寒潮不停,数年而不断,回纥还好,还能纵横,但西突厥只会逐渐灭亡,所以,以此法在西突厥,可施行。”

    “寒潮数载不绝!”李暐眼神凝重起来。

    “这是其一,其二者,还可以效仿太宗朝,将突厥一部,调入十六卫府兵,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那么依旧可以将他们调入东西吐谷浑,和吐蕃人厮杀,壮大大唐军力……回纥也可以。”

    “不可?”李暐直接摆手,严厉的说道:“回纥人不能进入高原。”

    韦谅一愣,道:“为何不可?”

    “西域道路艰难,中间损耗太大。”曹守站了出来,拱手间看向李暐。

    韦谅侧身,看向曹守皱眉问:“西域的确道路艰难,但当年大唐灭吐谷浑,也是一路追亡逐北,甚至打到了通天河,条件依旧艰难,为何我们的祖辈可以做到如此,而我们不……”

    韦谅突然停顿下来,他的脑海中一道闪光突然划过。

    韦谅缓缓的转身看向李暐,拱手道:“敢问郎中,此战军中打算调用多少士卒,灭突厥?”

    “朔方出两万骑兵,安西出三万骑兵,河西三万兵从后压阵,剩下是诸部的兵力。”李暐稍微解释了两句。

    实际只有五万骑兵吗?

    韦谅的眉头,一瞬间皱的更紧了,他紧跟着问道:“那么草原诸部能够调动多少兵力?”

    “十万左右吧。”李暐想了想,说道:“回纥,葛逻禄,铁勒三族应该能抽调十万兵,这样我们的战损会少些。”

    韦谅直直的盯着李暐,他一脸的难以置信:“大唐的兵力,比三族要少,而且还没算上西突厥?”

    “怎么了?”李暐有些不解的皱起了眉头。

    韦谅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郎中,这是灭国之战,是大唐军威展现的最佳时机,一场灭国之战,不仅能震服诸族,同样也能凝聚人心军心,而且明明是摆明了大胜的机会,为何不……”

    “不行。”李暐直接摇头,稍微停顿道:“军中粮草难以准备妥当。”

    韦谅低下头,嘴唇微微颤抖,他彻底明白了,不是粮草难以为继,是粮草根本准备不足。

    韦谅想了想,终于抬头道:“那么就想办法,减少回纥人调动的兵力,务必一定使大唐的兵力多于诸部……”

    说到这里,韦谅还是抬头道:“其实未必一定要全部集中到突厥老巢一带,可以让平卢和范阳在同一时间出兵,巡查所有名义上属于突厥人的部落,甚至可以到回纥边缘转一转,威慑他们。”

    “你想让安禄山出兵。”李暐立刻听懂了韦谅话里的意思,点头道:“那家伙,打顺风仗的确是一把好手。”

    “是!”韦谅松了口气,道:“只要立威,那么就能调兵,将回纥的兵力调入高原,这样既能节省大军的兵力损耗,而且死伤抚恤也不用在意。”

    “让回纥人和吐蕃人相互消耗,从而减轻将来回纥人的威胁。”李暐缓缓点头,一时间似乎有些被韦谅给说动了。

    韦谅松了口气,说道:“不仅如此,这只是一时之法,真正的办法,还是要渗透回纥,了解回纥,然后挑拨回纥,分裂回纥,同时开始在草原上挑选将来灭亡回纥,甚至于取代回纥的部族。”

    站在韦谅身后的曹守,率先恍然过来:“这是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用来控制草原的方法。”

    “是!”韦谅转身看着曹守轻轻点头,然后他重新看向李暐。

    这时候,韦谅才发现,李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