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八十六章 分割左相,授韦谅尚辇奉御(2/2,求追读求月票)

第八十六章 分割左相,授韦谅尚辇奉御(2/2,求追读求月票)

    第八十六章 分割左相,授韦谅尚辇奉御(2/2,求追读求月票) (第2/3页)

   李隆基惊讶的看着贺知章,他不明白贺知章为什么会突然提起兵部尚书。

    因为按照惯例,李适之应该是同时兼任门下侍中和兵部尚书。

    难道……

    “等左相遗体离京之后,朕同时会任命他为侍中和兵部尚书。”李隆基叹息一声,说道:“这也是朕犹豫的地方。”

    “所以,也就是在这里了。”贺知章拱手,说道:“老臣看左相奏本,左相言,兵部诸事,应当多以专业之士为领。”

    “是!”李隆基点头,说道:“所以朕招李彭年回长安,同时以达奚珣暂领兵部事,不过也就几天。”

    “敢问陛下,如今兵部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贺知章认真的看向李隆基。

    “当然是西北的战事。”李隆基神色严肃起来,说道:“不过西北战事,有忠嗣在,李暐也赶了过去,兵部在长安做的多数是调运军械粮草的事,而且还有工部分工。”

    “也就是说,兵部尚书,并不需要立刻任命。”贺知章轻飘飘的一句话,让李隆基直接愣住了。

    兵部尚书不需要立刻任命?

    什么意思,只任命门下侍中吗?

    李隆基一抬眼,直接看向贺知章的眼睛。

    贺知章拱手,然后后退一步。

    李隆基微微眯起了眼睛,他有些明白了过来。

    如今的朝中左相,是以门下侍中兼兵部尚书,正是这两个职位合一,才能真正彰显左相位高权重。

    而贺知章话里的意思,就是暂时不授兵部尚书,只授门下侍中。

    捕捉到这个信息,莫名的,李隆基的心里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他轻轻的笑了。

    门下侍中和兵部尚书加在一起,给他的压力极重,但一下子没了兵部尚书,李适之就算是任门下侍中,不论他性情再怎么耿直,也全都在李隆基的掌控当中。

    “臣的意思,是左相刚刚病逝,为了尊重左相,所以兵部尚书的任命,还是缓一缓。”贺知章躬身,说道:“什么时候陛下觉得可以了,然后再让侍中兼任兵部尚书便是!”

    “呵呵!”李隆基看了贺知章一眼,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想法。

    李适之是李适之,因为祖父李承乾的缘故,所以他和东宫之间的关系并不算亲近,只是普通的宗室和太子的关系。

    如今在西域领兵的王忠嗣,那是太子李亨等同于兄弟的存在。

    如果说现在有了兵部尚书,那么军前行事,自然要受兵部尚书约束,可没有了兵部尚书,那么王忠嗣在军前行事就能更加的自由,更加的便利。

    一切为了王忠嗣。

    贺知章的想法,李隆基一眼就能看透。

    但是,他不在意。

    王忠嗣相当于李隆基的儿子,而且是那种丝毫不用担心他会怎么样的儿子。

    王忠嗣没了负担,其实更好。

    重要的是,李隆基自己没了负担。

    李隆基拍拍贺知章的胳膊,说道:“朕原本想的,是让右相,以中书令,吏部尚书,然后兼任尚书左仆射,同时管兵部,李适之如果以侍中任兵部尚书,正好让右相来分他的权,这样朕虽也需要时时关注,但终究能放松些。”

    贺知章的眼底立刻沉了下来。

    神色同时凛然。

    让李林甫以中书令,吏部尚书,然后兼任尚书左仆射统管六部,那他的权势将会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李适之那个人绝对不是李林甫的对手。

    “不过八郎你说的更好,左相暂不任兵部尚书,朕的压力更小一些,同时朕也不用对不起裴卿。”李隆基轻轻笑笑。

    他原本的打算,是让裴耀卿从尚书左仆射,退一步任尚书右仆射。

    这当然很对不起老臣。

    尚书省,这些年是逐渐没落的。

    裴耀卿任尚书左仆射,就等于空职,有和没有完全没区别。

    但,一旦让李林甫任尚书左仆射,那么他就能更加全面的统管六部,更加的好执行李隆基的指令。

    当然,李隆基心中也是有担忧的。

    裴耀卿的事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年初的那件案子,到现在还没查清楚,让李隆基有些怀疑李林甫已经老了,还要不要对他继续信任。

    这让李隆基犹豫。

    但现在,贺知章给了更好的选择。

    “陛下英明。”贺知章躬身,道:“敢问陛下,如今卢奂被贬,空出一个兵部侍郎,陛下打算调谁过去?”

    李隆基微微一愣,脸色沉吟道:“是啊,还有一个兵部侍郎。”

    “朕还没有想好。”李隆基抬起头,看向远处长安上空的天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