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一拍即合 (第2/3页)
,社会教育类节目最难做好,
而在社教类节目中,科学节目又是最难的。
“只要沾科学,基本上不要指望有收视率。”
这就是此前国内传媒界的共识!
和平台无关,实在是这样的题材先天就带有严肃、严谨、严苛。
这种情况下,想要做到寓教于乐实在太难了。
大多数节目仅仅只能做到常识普及,表现手法单一,结果收视寥寥。
比如央视此前也对科学类选题做过不少尝试,像《发明梦工厂》、《是真的吗?》等节目,都已经算得上是佼佼者了,可依旧算不上热门。
坐拥央视这么大的平台都如此,其他人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了。
故此《最强大脑》节目组眼下其实也是心怀忐忑,惴惴不安。
为了保证《最强大脑》各个案例的科学性,节目组这次还专门邀请了复旦大学副教授蒋昌建老师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魏坤琳担任科学评审,以及30余人专家团;20余位科学顾问团。
本来节目组还想花钱请位明星吸引年轻人,结果华策找上来,当即一拍即合。
毕竟华策的剧要在自家卫视播出,在自家综艺节目上宣传宣传太正常了。
也就是华策不愿意加钱,否则去《非诚勿扰》当一期特邀嘉宾也不是不行。
于是在电视台内部运作和华策人脉的作用下,张鸿这回是躺赢。
连苏安都不知道这个节目便忽然收到通知,需要去电视台上一个通告。
等在演播室后台转了一圈之后,苏安直接呆住了。
“李彦鸿?”苏安双眼圆睁,一脸的不可思议。
毕竟这位可是互联网霸主之一,当下国内互联网圈更是BAT的时代。
这样一位互联网大佬出现在一个综艺节目上,也难怪苏安不敢相信了。
张鸿见状却哈哈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节目组或许没有这个能耐,可是他们背后的科学家未必不行啊。
千万别小看这些其貌不扬的研究者,指不定哪一位就能直接给海里写信。
当然,张鸿并没有和李彦鸿搭讪的意思,没意义。
相比之下,他反而对主持人蒋昌建比较感兴趣。
90后与00后或许不太认识这位教授,可他年轻时也曾风靡全国。
1993年新加坡的国际辩论赛上,28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