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三智选其一 侥幸过一关 (第2/3页)
蛋;其次,就只剩下后面的“理智”和“文智”两扇选项大门。张青很是设身处地地想了一想,咱大学就不是学理工科的,那些化学、物理、数学啥的,初中范围的知识还凑合,高中范围的知识已经搞不懂了,至于大学的对于现在的自己无异于看天书。这样看来,选“理智”也不明智呢。
这样权衡之后,张青终于下定了决心——就是你——文智。
说来也怪。当张青在心里确定了“文智”这扇门,还没有口吐决定。其余两扇大门却渐渐陷入黑暗之中,被其吞没,不见踪迹。只剩下这一扇孤零零的“文智”大门,飘到了张青面前。
张青苦笑一声,伸出右手在前探路,整个身子跟在后面,走了进去。
一走进去,豁然开朗,黑暗消失不见,张青觉察到自己到了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周围有着几大雕龙画凤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式封面的古籍。中间放着一方桌椅,桌上摆着文房四宝,还有着一枚造型精巧、质地古朴的异兽香炉,里面正发散出袅袅熏香。
既来之则安之,张青也不用别人告知,经直走到书桌旁,坐到了椅子上。这时,脑海里自然出现一段信息画面:1即刻完成一首五言律诗、2即刻完成一首古律词、3对出三首下联。
随着这段文字在脑海中浮现,张青桌上的白色宣纸无风自动,平整地移到了张青面前;除了这纸,还有砚台和微墨,似乎有一隐形人物,在为张青研磨。这倒是让张青享受到了红袖添香的古代骚客的待遇。只是,该怎么写?写什么呢?若是让自己那半吊子文学素养来写,最多就一些歪诗或是打油诗,自己若是有写古诗那水平,怎么会沦落到如今这般地步。
张青攥着狼毫,牙齿无意识间开始啃着笔杆:也不知道能不能抄袭,让自己单纯做一个古代诗人诗集的搬运工呢。想到这,张青尝试着在第一页写着:千山鸟飞绝~
刚写完这一句,墨迹还未干,周围就发出了一阵尖锐的警报声。那先前在大门口给他介绍了三扇大门意思的“看门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警示张青道:“此句涉及抄袭,你现在还有两次机会~”
张青“啊~”的一声,吓了一跳。待听清楚这熟悉的警示声内容时情绪突然激动起来,很是不服气:明明刚刚通过那个“套路”一词,断定了咱俩是两个世界的人,文学作品之间应该毫无联系啊。而现在自己所借鉴(抄袭)的这首诗毫无疑问是我们地球上华夏古人写的,和你们这个世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怎么地你凭什么说这涉及抄袭了?
前面我们就已经知道,这“看门人”可以看透张青心里所想,此刻也不例外。张青脑海中刚刚把这不满和不解的情绪生成,那“看门人”已经知晓。轻笑道:“喏,让你知道个明白。就在这书架第二排左起第三本书。你拿来看看!”
“看就看。”张青撂下这句话,按照看门人的提示,起身去寻觅那本书。好容易找到,刚一抽出来,看到那封面,顿时老脸一红。再没勇气抗议,老老实实地把书籍复又塞回去,坐回原位上——原来这书不是别的,正是一本《唐诗三百首》——这可真是打嘴跌牙,丢人现眼了。
好吧,没办法了。看样子这条路行不通,张青立时显得有些绝望和无奈。这考验场把咱的路子都堵死了,丫的,这不是要了俺的小命了么?古诗词那么高贵、典雅、需要多年浸营、还需要很大天赋的玩意。别说自个只是一枚受了现代教育,对这些平仄、诗韵、典故和运用技巧两眼一抹黑的现代量产型大学生。就说这五言律诗,放到古代,让那些饱读诗书的古人来写,又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