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刘备的胆色,干大事不惜身 (第1/3页)
听见刘备回复关羽的话,许攸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刘备肯给机会,许攸就自信能谋得晋升。
在如今这个腐败的朝廷下,想走正常的察举入仕艰难无比。
即便通过买官的方式入了仕,如不能交钱续费,也最多在仕途待一年。
如今的朝廷,自上到下,疯狂敛财。
竭泽而渔的方式,只会让朝廷越来越衰败,这也是许攸会参与王芬废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倒不是许攸有多么高尚的信仰,而是基于士人的立场而言,许攸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朝廷,才能更好的维系属于士人的利益。
朝廷衰败,势必会导致天下大乱。
天下大乱,士人代代积累的家业也会被摧毁。
乱世之中,众生平等。
即便是累世三公之家,也会在战祸中消亡。
若不想消亡,就必须图变。
至于这个变,是助力刘宏改革吏治,还是实施废立换个皇帝,亦或者破而后立重开一局,不同的士人有不同的追求。
许攸追求的,是换个皇帝。
此番来寻刘备,许攸心底还有更深的算计。
合肥侯姓刘,刘备也姓刘。
对许攸这群想要换个皇帝的士人而言,拥立合肥侯为帝与拥立刘备为帝,没有本质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在于:合肥侯是个小孩,注定会沦为士人手中的傀儡;而刘备年近三十、文韬武略,绝不会甘心去当士人的傀儡。
但如此一来,刘备又比合肥侯多了个优势,那就是:当无法用废立手段废刘宏时,亦可用军争的方式废刘宏,就如旧日光武帝刘秀鄗城称帝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一般。
不过在这之前,许攸还需要确认刘备是否真有光武帝的才略,能否让大汉破而后立重开一局。
这深层次的算计,许攸并未表现出来。
在没能确认刘备的本事前,许攸只会是刘备帐下一个来自于汉中五斗米道的谋士郭攸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