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名门 (第1/3页)
小承砚这场病,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至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病愈后的小家伙似乎更加黏人,对父母,尤其是常常“消失”去工作的谢艳玲,产生了一种近乎本能的依恋。只要谢艳玲在家,他的小眼睛就像装了定位器,时刻追随着她的身影,一旦她拿起手机或走向书房,便会瘪着小嘴,发出委屈的哼唧。
这种甜蜜的负担,让谢艳玲心中柔软,却也让她在处理“心域”日益繁重的事务时,倍感煎熬。她不得不更加严格地划分界限,将家庭时间神圣化,除非极其紧急,否则绝不在这段时间内处理工作。但这意味着,她必须在更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更高强度的脑力输出。
林镇钦将她的挣扎看在眼里。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行动上给予了更实际的支持。他进一步优化了自己的日程,将更多非核心的决策和社交活动委托出去,确保自己每周能有数个完整的晚上和至少一整天,是完全属于家庭。他甚至开始亲自参与制定小承砚的早期启蒙计划,那严谨认真的态度,不亚于审核一份亿万级别的商业合同。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努力构筑的平静,很快被来自林家老宅的传统力量打破。
小承砚周岁宴的筹备提上日程。按照林家的规矩,长孙的周岁宴不仅是家庭庆祝,更是一场向外界宣告继承人地位、联络宗亲关系的重要仪式,规矩繁多,场面浩大。沈静姝亲自过问,事无巨细,从宴请名单到抓周物件的选择,都带着不容置疑的传统烙印。
“抓周的物件,必须按老规矩来,文房四宝、算盘、印章、玉佩……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式玩具,绝不能上台面。”沈静姝在电话里,语气笃定地对谢艳玲交代,“还有,当天给承砚穿的衣服,我已经让人按旧例备好了,是苏老师傅亲手绣的百子千孙图,寓意好。”
谢艳玲握着电话,眉头微蹙。她理解传统的重要性,但也希望能在这个属于他们小家庭的重要时刻,融入一些他们自己的心意和现代元素。她尝试着委婉地提出:“妈,抓周的物件,是不是可以加一两样代表现代科技的小模型?比如一个小小的卫星或者芯片模型?毕竟时代不同了……”
“胡闹!”沈静姝的声音立刻拔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