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交汇 (第1/3页)
那晚书房里关于“界限”的无声交锋与最终达成的共识,像给高速运转的系统进行了一次精准的校准。谢艳玲与林镇钦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更加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的状态。他们依旧是彼此最亲密的伴侣与最信任的战友,但那份因过度关切而可能产生的黏着与负担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爽的、基于绝对信任的松弛感。
谢艳玲彻底放下了心中那点微妙的顾虑,全身心投入到最后的攻关中。林镇钦提供的那条关于“瑞科新材料”的线索,果然起到了关键作用。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和配方调整,终于攻克了那个困扰他们许久的涂层附着力难题!传感器的核心性能指标达到了预期,甚至略有超出!
消息传开,“心域”内部一片欢腾。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技术问题,更是证明了他们自主研发路线的可行性,极大地提振了士气。谢艳玲站在实验室里,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漂亮的数据曲线,眼眶微微发热。这一刻,所有的压力、焦虑、不眠之夜,都化为了值得。
她没有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广而告之,而是下令团队乘胜追击,进行更严格的可靠性测试和初步的小批量试产。她要确保万无一失,才会向市场和一直默默关注着“心域”动向的“基石资本”交出这份答卷。
与此同时,林镇钦北美新能源工厂的许可危机,也在他亲自飞赴当地,进行了一系列高效而强硬的斡旋后,得以解决。他并未动用非常规手段,而是凭借林氏扎实的前期环保投入、详尽的技术方案以及对当地就业的承诺,说服了相关机构和社区,拿到了关键许可。工厂得以按计划继续推进,林氏在海外市场的声誉和执行力再次得到验证。
他回到海城时,身上带着长途飞行的疲惫,但眼神清明锐利,显然对结果满意。谢艳玲去机场接他,没有过多询问公务,只是在他坐进车里时,递给他一个保温杯,里面是她根据他偏好泡的参茶。
林镇钦接过,喝了一口,温热适宜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些许疲惫。他侧头看她,注意到她眉宇间虽然带着倦色,但眼底却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明亮的光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