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根基 (第1/3页)
谢艳玲这场突如其来的急病,像一场骤来的山火,烧去了表面的浮华与忙碌,露出了生活与关系最本真的质地。在林镇钦近乎强制的安排下,她在医院多观察了一天,然后被他亲自接回海城,又被强制在家休养了整整一周。
这一周,对她而言,是近年来罕有的、近乎奢侈的“停滞”。被迫从连轴转的工作和公益考察中抽离出来,她有大把的时间待在别墅里,陪着身体已然康复、精力旺盛的儿子,或者只是在阳光花房里,看着林镇钦处理公务的侧影,什么也不做。
起初,她感到焦躁,习惯性地想拿起手机处理工作,都被林镇钦以不容置疑的眼神制止。渐渐地,她在这种被迫的慢节奏中,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她开始真正享受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不再仅仅是“抽空陪伴”,而是沉浸式地参与他的每一个发现、每一次咿呀学语。她发现,小承砚对自然充满了好奇,一片落叶、一只爬行的蚂蚁,都能让他专注地观察许久。
她也开始留意到一些曾被忽略的细节。比如,林镇钦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他会记得她偏好食物的温度,会在她偶尔咳嗽时,不动声色地将温水递到她手边,会在深夜她因噩梦惊醒时,第一时间握住她的手。这些细微处的关照,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力量。
病愈后的某个午后,她和小承砚在花园里,看着儿子用胖乎乎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将一颗种子埋进松软的土壤里,然后学着保姆的样子,笨拙地浇水,嘴里还念念有词:“长大,快长大……”
那一刻,谢艳玲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忽然意识到,无论是她倾注心血的“心域”,还是林镇钦掌舵的林氏帝国,抑或是她刚刚起步的“启明”计划,其本质,或许都如同眼前这埋下种子的行为。
需要肥沃的土壤(扎实的根基与资源),需要适宜的阳光雨露(正确的方向与机遇),需要耐心的浇灌与守护(持续的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