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炮兵天才! (第1/3页)
雨花台阵地上,热火朝天,
老兵在加筑工事,新兵和学生兵在训练射击,
作为炮兵营营长的克虏伯最为繁忙,
他带着刚组建的炮兵营,熟悉刚拉来的各类炮火,标志各种射击诸元。
……
“你说将地图分成不同的区域,可以快速的进行炮火覆盖?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是,……”
克虏伯看着眼前的一个30岁的黄埔毕业兵,满目欣赏地说道。
这个小子是他在学生兵中发现的一个人才,
原本有些人还耻笑他,学生兵还有这样大的?
可是,克虏伯在了解之后,竟然发现,他绝对是个人才,
年轻时期,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炮兵系,回国后,并没受到重视,
这才在前年报名了黄埔军校。
就他刚才提出的这套,以地图分割成方块的炮火打击方式,就让克虏伯耳目一新。
所以,克虏伯在征得旅座同意后,将他提升到了炮兵营的参谋。
……
克虏伯的话还没说完,对面的李新年就补充道:
“营座,不过有几点,首先得有十分精密的地图,还有周边区域常年观察到的气象变化,还要有适时的通讯手段,能够让观察员及时的反馈回来,”
“还要有重炮,对于一般的山炮野炮迫击炮等短射程的炮火,这个方法还不是特别适合,……”
“另外,如果有更高明的实时气象观察,以及精密的数据计算,那这个方法将更加适合。”
“如果一切条件都满足了,甚至可以完全不用观察员,也不用调试和提前绘制诸元,知道敌人所在区域,直接火炮覆盖就行!”李新年认真地说道。
他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也提出了现在第9旅面对的困境。
首先,这个构想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幅高精密的地图,金陵附近的地图,还要有金陵这些年的气象观察数据,
像实时的气象数据,可以暂时让老炮手的经验代替。
第二,就是实时通讯设备。
让观察员及时的汇报前线炮火覆盖的情况。
现在,整个旅部不过有3台电台,一台是旅部跟战区司令部联系的,另2台给了特种大队。
观察员现在只能用旗语来通讯。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重炮。
刚才去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